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花钱月下伤心奴家

第628章 练兵和发展经济两不误(第2页)

现在的情况着实严峻,子弹、手榴弹以及各类弹药的生产数量极其有限。对于独立旅自身的子弹供应来说,还能勉强支撑,但一旦要满足129师甚至是整个八路军总部的需求,现有的产量就捉襟见肘了。

在子弹生产线上,工人们小心翼翼地操作着各种设备,从原材料的筛选,到弹壳的制造、火药的装填,再到弹头的安装,每一个步骤都要求精准无误。

为了提高子弹的质量和稳定性,陈振华还安排了一台先进的检测设备,对每一批生产出来的子弹进行严格的抽检,确保其符合严格的质量标准。

因此,陈振华将目光牢牢锁定在黎城和平顺县,充分利用它们在晋东南地区的独特地理优势,尤其是潞城和长治原有的重工业基础。

要知道,在小鬼子撤离长治和潞城之后,这两个地方原本就是经济发展的重心所在,拥有着相对优越的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

当长治和潞安城被成功拿下后,陈振华马不停蹄地展开工作,全力扩充生产规模,大力推动建设与发展。

在面粉厂中,大型的磨面机日夜轰鸣,大量优质的小麦被源源不断地送进机器,经过精细研磨和多层筛选。

在研磨过程中,机器的转速和压力都经过精确的调试,以确保小麦能够被充分研磨,同时又不损失过多的营养成分。

筛选环节则使用了细密的筛网,将面粉按照粗细不同进行分类,满足不同的制作需求。洁白如雪的面粉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这些面粉不仅为将士们提供了充足的主食保障,还被运往周边地区,满足百姓的生活需求。

榨油厂内,散发着浓郁香气的油菜籽和花生等油料作物,经过压榨、精炼等一系列工序,变成了金黄色的食用油。

在压榨环节,采用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工艺。先将油料作物进行适度的烘焙,激发其内在的香气和油脂。

然后,利用大型的压榨设备,施加均匀而强大的压力,使油脂充分流出;精炼过程中,通过过滤、沉淀和脱酸等步骤,去除杂质和不良成分,确保食用油的纯净和健康。

这些食用油不仅让将士们的饮食更加丰富多样,还为医疗救治提供了必要的物资支持。

纺织厂里,先进的纺织机器快速运转,丝线交织成一匹匹精美的布料。有适合制作军装的结实耐用布料,也有用于制作被褥的柔软舒适面料。

在纺织过程中,对纱线的张力、纺织的密度和速度都进行了严格的控制,以保证布料的质量和性能。

对于制作军装的布料,选用高强度的纤维,并增加了防撕裂和防水处理的工艺。

而用于被褥的面料,则注重柔软度和保暖性,采用了细腻的纱线和蓬松的编织结构。工人们专注而熟练地操作着机器,确保每一寸布料都达到高质量的标准。

为了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陈振华不辞辛劳,亲自奔波于各个建设现场。他悉心指导工人如何操作新引进的设备,如何优化生产流程,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

在他的严格要求下,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力求达到最高的生产效率和最优的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