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花钱月下伤心奴家

第646章 标准团建设(第2页)

 在陈振华的心中,对这些专业团的实力打造是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他敏锐地意识到,必须借助目前难得的战斗休整契机,争分夺秒地进行团队建设和训练。 

 因为他深知,只有拥有强大且精锐的部队,才能在残酷的战争中取得胜利,保卫祖国的领土和人民的安全。 

 386 旅的情况同样呈现出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尤其是在 365 师建立之后,更是得到了八路军总部的大力支持和全方位帮助。 

 无论是人员的补充、装备的调配,还是战略战术的指导,都为 386 旅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在这样的有利条件下,386 旅全体将士齐心协力,刻苦训练,积极备战,为迎接更加艰巨的战斗任务做好了充分准备。 

 战争的硝烟尚未散去,未来的战斗充满了未知和挑战。但在陈振华等优秀将领的引领下,将士们满怀信心,坚信凭借着顽强的意志、科学的战略和紧密的团结,一定能够战胜一切敌人,迎来最终的胜利,为祖国和人民创造一个和平、安宁的未来。 

 与此同时,8个标准团此时正全力以赴,发愤图强,力求在火炮战术的运用,以及三三制的推进方面取得显著突破。 

 三三制,这一独特的作战策略,对于八路军队伍的作战效能而言,意义非凡。它以三人组成一个小组的形式向前推进,极大地拓展了攻击的覆盖面。 

 在战斗中,这种小组形式不仅灵活多变,能够迅速适应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而且对于人员的管理和指挥也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战斗中牺牲最多的往往是基层指挥员,如班排连级的指挥员。而三三制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他们的指挥压力,提高了指挥效率,降低了伤亡率。 

 正因如此,陈振华态度坚决,强烈要求各个团迅速且大力地开展三三制演练,并积极推广这一战术。 

 其目的在于打造更为出色、高效的战术推进模式。

这样做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广大独立旅官兵在进攻时所承受的伤亡,保存有生力量。 

 另一方面,通过这种实战化的演练,能够培养出大量优秀的指挥员。这些指挥员将成为部队的中坚力量,为新加强团的实力补充和夯实奠定坚实的基础。 

 要知道,基层官兵的补充和成长不能仅仅依赖外部的支援。无论是 129 师,还是八路军总部,甚至包括来自圣地的支援,尽管给予了极大的帮助,但如今能够调配的基层兵员、官员和指挥员几乎都己输送完毕。 

 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陈振华深知,唯有依靠自身的培养,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当然,后续缴获的大量国军基层官兵的转化,也为独立旅的基层官兵补充提供了一定的契机。 

 然而,当下最为紧迫的任务,还是通过内部的培养机制,挖掘和培养自身的人才。为此,陈振华特别向每个团下达了明确的指示,要求他们全力进行满编制的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