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支持随军学校建设(第2页)
这 100 人都是技术精湛的骨干,他们将在新的环境中发挥带头作用,培养更多的维修人才,从而能够带出和培养更多的枪支维修专业人员来,也方便以后用于中正式步枪的生产和组建。
在工匠的整合方面,陈振华展现出了卓越的组织能力。他将整个晋东南地区的铁匠、木匠等各类工匠集中起来,进行统一的指导和训练。
针对不同工匠的专长,他制定了个性化的培训计划,使他们能够在兵工厂的建设和生产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对于范子夏带领的独二团的家属,陈振华也积极动员,他向他们详细介绍了兵工厂的工作意义和优厚待遇,吸引了部分家属加入其中。
这些家属的加入,不仅为兵工厂增添了新的力量,也为将士们在前线奋勇杀敌提供了更坚实的后方支持。
在工厂的配套设施建设上,陈振华同样一丝不苟。他规划了完善的仓储空间,用于存放原材料和成品,确保物资的安全和有序管理。
同时,还建立了严格的质量检测体系,对每一批生产出来的弹药和维修好的枪械进行严格检测,确保其符合高标准的质量要求。
随着建设工作的逐步推进,陈振华对产量提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子弹的月产量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至少翻一番,达到惊人的60万发的数量,才能确保满足365师和129师全体官兵的需求,并且有限的供应120师和115师。
手榴弹的产量也要大幅增加,以满足战场上的密集使用需求。同时,枪械维修的效率和质量也要同步提高,确保损坏的枪支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战斗力。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陈振华不仅在生产环节下功夫,还注重管理的优化。他建立了严格的生产计划和调度制度,确保每一道工序都能够紧密衔接,不出现任何延误和浪费。
同时,激励机制的引入也极大地调动了工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家纷纷为提高产量出谋划策,贡献自己的力量。
自然而然,服装厂、制鞋厂、面粉厂和榨油厂等相关配套工厂的建设,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虽然这些工厂的技术含量相对较低,但陈振华依然严格要求,注重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服装厂要为将士们提供舒适耐用的军装,制鞋厂要生产出适合行军作
战的鞋子,面粉厂和榨油厂要保障充足的食品供应。
在陈振华的精心规划和全体工人的共同努力下,黎城黄崖洞兵工厂的建设进展迅速。各种后勤厂房拔地而起,设备陆续安装调试,人员培训有序进行。
预计在不久的将来,这座兵工厂就能全面投产,为前线输送源源不断的武器弹药和物资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