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花钱月下伤心奴家

第714章 九团和十团建设发展(第3页)

而在太原方向,面对129师以及115师的勇猛进攻,109师团同样损失惨重。该师团也足足损失了一个联队的兵力,尽管尚未伤筋动骨,但短期内已彻底丧失了进攻能力。

这一系列战斗的胜利,极大地改变了晋地的战局态势,八路军在晋南地区的影响力与控制力不断增强,为后续的抗战行动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从兵力部署的角度来看,晋南每个县城驻扎一个团,看似简单的安排,实则蕴含着深远的战略考量。

这种布局犹如一张紧密的大网,将晋南地区的各个县城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每个团既是独立的战斗单位,又能在关键时刻相互呼应、协同作战。如此一来,不仅能够有效抵御小鬼子可能发起的局部进攻,还为后续兵力的扩充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架构。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局势的发展,可以在这些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壮大武装力量,实现兵力的有序增长。

对于晋东南地区的保护而言,这种布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晋南地理位置特殊,是连接各方的重要枢纽,同时也是物产丰富、人口密集的区域。

保护好晋南,不仅能够保障当地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还能为抗战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支持。

通过365师在每个县城驻扎一个团,能够确保在面对小鬼子的骚扰和进攻时,迅速做出反应,将敌人的攻势扼杀在萌芽状态。

陈振华想要打造大后方的设想,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这片区域一旦建设成为稳固的大后方,将为八路军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

在这里,可以建立兵工厂,生产武器弹药,为前线作战提供有力的物资保障;可以开展军事训练,培养更多优秀的军事人才,提升八路军的整体战斗力。

还可以发展农业、工业生产,保障军民的生活需求,为抗战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同时,与圣地的直接联络沟通,能够确保八路军在战略决策、军事行动等方面得到更为及时、准确的指导,进一步增强八路军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随后120师在得到365师的援助后,战斗力的提升是全方位的。从武器装备上看,365师为120师提供了更为先进的1万支三八大盖步枪,48门81毫米的迫击炮,72门掷弹筒火炮等武器,以及大量的弹药,使得120师在战场上具备更强的火力压制能力。

在战术指导方面,双方的交流与合作,可能让120师学习到了更为灵活、高效的战斗策略。

这些因素综合起来,让120师在与第25旅团的战斗中占据了上风,成功消灭敌人两个大队的兵力,这不仅打击了小鬼子的嚣张气焰,还为整个晋地战局的扭转做出了重要贡献。

129师和115师对109师团的进攻,同样展现了八路军的强大战斗力。109师团作为小鬼子的一支重要力量,原本具有较强的进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