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花钱月下伤心奴家

第722章 战车团的战斗实力发挥(第3页)

整个行动过程中,特战团各营之间配合默契,行动迅速,充分展示了改革后的强大实力。

再把视角转向战车团,尽管目前仅有2400人,但陈振华力排众议,坚持将其打造成加强团。

他有着更为深远的战略考量,深知在现代战争中,机械化作战能力对于部队的重要性。

提升八路军队伍的机械化作战能力,不仅是应对当下日寇侵略的迫切需求,更是着眼于未来,为可能面对的更强大的西方列强,甚至北方的老毛子做准备。

基于此高瞻远瞩的战略布局,陈振华对战车团的建设提出了稳步增长的要求,决心将其打造成一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机械化雄师。

战车升级:战车团的核心装备——坦克战车和装甲战车,迎来了全面升级。

原有的战车虽然在战场上发挥了一定作用,但随着战争形势的变化,其性能已难以满足日益复杂的作战需求。

陈振华亲自带领技术人员,对这些战车进行了深度改造。首先更换了功率更强大的发动机。

新发动机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动力输出比原来提升了近20%,使得战车在各种地形上都能保持更高的行驶速度。

无论是在平坦的平原上迅猛冲锋,还是在崎岖的山路上艰难爬坡,战车都能轻松应对。

例如,在一次模拟山地作战训练中,升级后的战车仅用了以往三分之二的时间,就成功穿越了一段坡度较大且路况复杂的山路,为后续作战行动争取了宝贵时间。

其次,对战车的装甲进行了加厚和强化处理。采用新型的加固钢材料,不仅增加了装甲的厚度,还通过特殊的热处理工艺,提高了装甲的硬度和韧性。

这种改进使得战车在面对敌人的炮火攻击时,具备了更强的防护能力。在实弹射击测试中,升级后的战车成功抵御了敌方多种口径火炮的直接命中,车内人员和关键设备均未受到严重损伤,大大提升了战车在战场上的生存几率。

此外,还对战车的悬挂系统进行了优化。采用了更先进的减震技术和可调节悬挂装置,使战车在行驶过程中更加平稳,减少了因颠簸而对车内设备和人员造成的影响。

这不仅提高了战车的机动性,还保证了在高速行驶或复杂地形行驶时,火炮的射击精度。

在一次长途奔袭与实弹射击结合的训练中,升级悬挂系统后的战车在高速行驶后迅速展开射击,炮弹准确命中目标,命中率相比之前提升了近30%。

武器配备扩充:为了进一步提升战车团的火力,除了对战车本身进行升级,还扩充了武器配备,尤其是增加了坦克车的数量,使得坦克车集群化,能够作战的坦克车由之前的12辆直接扩充到24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