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章 欧洲战场二战开启3
因此,毛子国一方面持续不断加强了自身的军事防御准备,大量扩充军备,在边境地区修建坚固的防御工事,训练精锐的部队。
另一方面也在积极寻求国际合作,试图构建一个能够遏制德国扩张的联盟。毛子国与周边国家频繁进行外交接触,商讨共同应对德国威胁的策略,同时也在国际舆论上积极发声,谴责德国的侵略行为,呼吁各国团结起来对抗法西斯势力。
对于中国战场而言,德国的这一系列行动也产生了微妙的影响。日本政府内部就德国的扩张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一些激进派认为,德国在欧洲的成功扩张为日本提供了借鉴,日本应该加大在中国的侵略力度,尽快实现其“大东亚共荣圈”的野心。
而一些较为保守的势力则担心,德国的扩张可能会引发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弹,日本若盲目跟风,可能会陷入更加孤立的境地。
最终,日本政府决定在观望一段时间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在中国的军事部署,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变化。
日本军队在中国的占领区内加紧军事建设,扩充兵力,对中国的抗日力量进行更严厉的围剿,试图巩固其在中国的统治地位。
而在华夏国内,各大抗日力量也对德国的行动高度关注。国民党政府虽然表面上对德国的侵略行为表示谴责,但实际上,他们也在思考如何利用这一国际局势的变化,为自己谋取更多的利益。
一方面,他们希望借助国际社会对德国的关注,减轻日本对自己的压力;另一方面,也在考虑是否能够通过与德国或者其他国家的接触,获取更多的军事援助和支持。
国民党政府积极与英美等国进行外交沟通,试图争取更多的援助和支持,同时也在内部调整军事部署,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变化。
相比之下,八路军则在陈振华的领导下,更加务实地应对这一局势。陈振华敏锐地意识到,德国的扩张虽然带来了复杂的局面,但也为八路军提供了发展的契机。
他迅速组织八路军的高层将领召开了紧急会议,深入分析了德国扩张对八路军的影响。
在会议上,陈振华神情严肃地指出:“德国的行动虽然让国际局势变得更加复杂,但也为我们带来了一些机会。我们要抓住这些机会,提升自身实力,同时做好应对更大困难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