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归墟(第3页)

    胡文郎轻笑一声,“可惜当初姜太一穷尽才智,也才做到了无增无减,而非不增不减,要不然如今天下是怎么样还难说。”

    略微感叹之后,胡文郎继续说道,“归墟形成之后,内部的军阵就会形成一个‘无量大’的时空。”

    “无量大?”

    李静惊叹道,虽然这种说法在佛经之中并不少见,但是他也第一次真正意识到圣人是如何超凡脱俗,仅仅只是这三个字就让人心驰神往。

    胡文郎解释道,“所谓的‘无量大’,假设军阵之中只进入一粒黄豆,那么军阵就只有黄豆大小,但如果军阵之中囊括了山河湖海,那么军阵就有山河湖海之大。”

    “军阵本身的大小取决于进入军阵的物质多少,就如同归墟一样,纵然倾尽天下之水,但只要进入了河洛大阵,那么河洛大阵也能够容得下,因此称之为无量阵,这也是当初人屠为什么敢以区区三十万之兵对抗诸子百家的原因。”

    “因为百家就算调集再多军队,也只会被三十万河洛军‘包围’,而进入了河洛大阵之内,又被五行八卦分割,从无量大到无穷小,这个过程中,兵家五灭自然运转,灭生长盛衰灭五个过程,最终归结于绝对的虚无。”

    “本朝冠军侯的五灭天都大阵只演化到第三境灭盛,让人由盛转衰,纵然是天下绝顶一品,在阵中也会逐渐退化成为凡人,但河洛大阵却到了第四境灭衰,能够让一品化为凡人,最终彻底死亡,连道统都消亡不留。”

    李静感叹地说道,“我倒是见过大明宫主的至小之剑,能够分割龙章,让神佛归于凡尘,这河洛大阵看来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李静又细细思考了一下,又摇头说道,“确实要比大明宫主的至小之剑更厉害,那至小之剑虽然能够分割龙章,但也仅限于‘炁’,但按照先生所说,河洛之阵能够分割道统,那已经真正近‘道’了。”

    道统是集众之力,是比‘炁’更加虚无缥缈,难以理解,难以接触的事物。

    “那当初诸子百家如何击杀姜太一的呢?按照先生所言,这进入河洛大阵的人数已经不再是关键,进入一位一品或者百位,千位一品,只要不真正登临圣道,那么在河洛大阵之中都相当于一个人,无法联手,会逐渐消亡。”

    胡文郎说道,“阵法是好阵法,但人是有弱点的,殿下可知道【盖棺定论】之法的作用?”

    李静摇了摇头,“我虽然有猜测,但并未得到传授,这等秘辛只有父皇才有资格从皇家密库之中查看。”

    “史家职责有二,其一‘书事记言,出自当时之简’,其二‘勒成删定,归于后来之笔’,所以历任太史公都皓首穷经,不见于世,他们是历史的记录者,按理来说他们就应该处于世俗之外,所以才能够保持绝对的中立,一如历史本身。”

    李静笑道,“这世上怎么可能有绝对的中立。”

    胡文郎顺势说道,“是啊,怎么可能有绝对的中立,历史可以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但写历史书的人一定奉尧为万世表,贬桀为千古罪,所以尧之圣,圣逾圣,以至于无有错,桀之过,过逾过,以至于无所对,不然不足以彰善贬恶,这是史家的职责,也是史家的弱点。”

    “本来史家若只是当一面镜子,警醒后人也是好事,但某一天,史家忽然发现他们可以用已经发生的既定的事实,引导未来的走向,可以让人们因为他们写的书一定程度上改变认知,书写还没有发生的,未来的‘历史’,你说他们会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