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神界烟雨钓客

第342章 聘礼(第2页)

 这是第一次替媳妇行孝礼,表示来提亲的。

 陈爸抬手,“不用多礼,起来吧。”

 就是个过门,然后就是随便的谈话,拉家常了。

 陈艳并不在意这些礼节,如常的和爸妈讲话,出来帮着搬东西,拿起一块糕点咬了一口。

 客气了一番,各自入座,饭菜便端上了桌。

 “本来以为两个孩子要四年大学,毕业后才能结婚。不想现在就完成了学业。早点结婚好,以后可以在公共场合一起,也没不方便的啦。”陈大伯说。

 “结了婚就是成年人啦,要孝敬双方的家长,不能偏亲。”舅舅说。

 “都一样。”

 “要说小宇对德玄有些偏亲呢。这么多的宝贝都送来陈庄,博物馆收藏的物件,据说不比国家博物馆差。好多国宝级的宝贝。每天来参观的都有上千人。陈庄也因此闻名全国了。”

 “艳姐姐上次给我们的两艘远洋船,开始跑外贸了。我也想去,可没轮到。”

 “你的任务是考大学,学到技术才能出力。”

 “叶陈两家成了亲家,码头上的活多关照叶庄,几个小子买了大车跑运输,没出过远门,先在家门口练练手。”

 “那是当然,叶庄的先安排活。历来如此。不过,那个叫叶高的,你要多管教 ,别让他出来惹事。”

 “我给他安排拉垃圾的活了,不让他出门。再敢惹事把腿打断。”

 话题扯开,从家里说到村里,说到镇上,谈到国事,论到国际。边说边喝,几个小辈插不上嘴,吃饱后先跑了出去。

 “艳姐,带我去湖里玩吧,我还没来过呢。”吴玲央求道。

 “好,我们一起去玩,开个大船。”陈艳爽快地答应。

 “以后要喊大嫂了。”叶玉宝说。

 “还是喊艳姐姐觉得亲近。改不改的有啥关系。”

 找了一条大船,拉开机器,驾驶着向湖中行去。

 陈家小子驾着船,几人在船头站立,迎着风,欣赏着天水相接的景色。今年的冬天不像往年那样冷,雨雪很少,湖面没有结冰。

 虽然并不在意这个结婚的仪式,陈艳心里还是有点激动,扫了眼叶宇,暖暖的感觉。

 虽然是冬天,没啥可看的,也有许多游客乘着游船在湖面上观光。往来的货轮络绎不绝,码头上很繁忙,显示着经济的发展。陈庄人祖传的跑运输的手艺和传统意识,不想干农活,不能跑运输就依靠打渔生活。现在几乎每家都有船,槽运,海运,都不闲着,有的还做起了远洋的生意。

 冬日暖阳,南风习习,送来春的气息。

 “玲儿,唱首歌。”叶宇说。

 “我不会唱现代的流行的歌,都是以前学的老歌,听烦了的。”

 “那也得看是谁唱的。”

 “那就唱首医歌吧。”吴玲站在船头,高声放歌,

 “修行在天地间,推演离震乾。

 身背药壶,救世扶伤,莫叹人生苦难。

 五千年的神话,撑起华夏荣光,传承不断。

 生命的彩虹,续写华丽的篇章,追求人生的无限。

 日月随行,踏遍青山。

 太上。”

 悠扬的歌声在湖面远远传播,传达着医道修行者的心声。听得出吴玲对医道有了很深刻的认知,成就很大了。

 “祝玲妹修行有成,前途远大。”

 “感谢艳姐姐的栽培和引导。我现在才深深的明白医者的使命,希望和师傅一样在医道上走得更远。”

 “修行路上不停步,勇于前行才能走得更远。”

 “艳姐姐学经济,是想兼济天下以求道吗?”

 “我天生武道,平荡前路,伴随宇前行。经济只是辅助,锻炼策略。经济商业同样也是一处战场。”

 “宇哥哥呢?不会是老玩计谋吧。”

 “这不好吗?象你这样的老油条,被我绑定在杏林院,乖乖的听话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