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二章 太白星君


  杨弼跟在陈实身后,一边走,一边介绍太白星君的来历。

    「当年地仙界开辟时,天庭飞升地仙界,祖庭的道统之争,三清败落,夫子道统大昌。

    「三清不争,但不代表其他人不争。

    「白帝命太白星君下界,争夺祖庭道统,恰逢赤帝也命其子下界。

    「于是大秦末年,赤帝子斩了白帝子,建立大汉。」

    陈实吃了一惊:「星君转世身被斩了?白帝岂肯善罢甘休。」

    赤帝白帝,都是神祗之中的大人物,属于五老,地位仅次于四御和大天尊。

    没想到他们当年也有一段道统之争。

    杨弼道:「那时祖庭道统之争愈演愈烈,毕竟是地仙界和万界起源之地,谁都想插一脚。太白星君被斩了之后,便回到天上,伺机而动。赤帝子建立大汉后,察觉到其他神势力蠢蠢欲动,难以统治祖庭,于是与夫子一脉联手。」

    陈实打断他:「那时夫子只怕已经飞升地仙界了。」

    杨弼点头道:「夫子飞升,弟子门人还在。其中夫子一脉有个大儒得到重用,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自此之后,夫子一脉彻底站稳跟脚,其他各家道统渐渐衰落。」

    陈实对这段历史所知不多,细细请教,杨弼娓娓道来,赤帝一脉得了祖庭江山之后,白帝依旧未曾放弃,要夺回祖庭。于是太白星君第二次下凡,转世化作王莽,断了大汉江山。

    赤帝派第二子下界,斩王莽,复大汉,延续国祚。

    后来赤帝白帝屡屡争斗,延绵十万年之久,贯穿了蜀汉、刘宋、后汉、北汉、南汉等朝代。

    「他们杀的乌烟瘴气,到了大明朝,太白星君就被收回了军权,变成了文官。」

    杨弼道,「在此之前,他都是天庭武神的身份,战力无双。大概祖庭对地仙界也没有那么重要了,因此他也懒得继续争下去。不过,他因为大汉之争,对咱们夫子一脉并不友善。」

    陈实闻言,微微一:「你是说,太白星君与我金鳌岛有仇?」

    杨弼道:「夺祖庭道统的大仇!所以适才我才让真王提防。」

    说话之间,他们已经来到金鳌岛的山门前。

    太白星君站在山门前,身边跟着一个童子,红发白衣,有些瘦削。

    太白星君则是个白发老翁,总是笑脸待人,是天庭有名的和事佬、老好人,陈实曾经也与他碰过几次面,只觉他接人待物一团和气,但从未想过他是天庭武神。

    白帝之子,武力无双!

    「更关键的是,罢百家,独尊儒术,星君只怕对我金鳌岛不善,不得不防。」陈实心道。

    太白星君正在打量蓬莱西的景象,听到动静,这才回过头来,见陈实带着小前来,又看到陈实背后虚空中的道墟道境,隐约有几位大罗金仙坐镇,知道他对自己有所提防。

    他不以为意,呵呵一笑,迎上前来:「陈天王,许久不见,天王修为愈发浑厚了!天王营救李天王,义薄云天,又率军扫平丈人省的贼寇,劳苦功高,大天尊大悦,封赏天王,命老臣前来搞劳将士。」

    陈实对他暗暗防备,提防他突施辣手把自己斩了,笑道:「老星君夸大了在下的功劳,这丈人省的贼寇众多,哪里能这么容易就扫平了?还在扫,还在扫。陛下的封赏,小臣不敢受。」

    太白星君笑道:「大天尊的封赏,岂有推辞的道理?陈天王该不会想抗旨不遵吧?

    广陈实无奈,只得道:「臣受之有愧。此地不是接旨的地方,老星君,这边请。」

    他抬手相请,两人足踏祥云,向着碧游宫而去。

    小、杨弼跟在后面。

    陈实询问道:「老星君适才在看什么?」

    太白星君笑道:「老信儿在看蓬莱西景象。从前我来过此地,还是魔物横行,到处乌烟瘴气,金鳌岛居于其中,着实清贫。没想到天王来到这里短短几年,便又重现当年天下第一圣地的壮丽景象。天王才情,令人钦佩。」

    陈实笑道:「说来也是凑巧,我来到金鳌岛没多久,蓬莱西的外道便消退了许多,显露出一些圣地景象。我也只是恰逢其会而已。」

    太白星君道:「天王是金鳌岛掌教尊,继承夫子的道统,这蓬莱西的外道消退,莫非与天王有关?」

    陈实哈哈笑道:「倘若我有这等本事,早就将这蓬莱西化作圣地了。老星君应当注意到,这里有许多地方尚且被外道污染。」

    太白星君笑道:「天王避嫌呢。」

    陈实没有接话。

    两人来到碧游宫,太白星君宣读圣旨,陈实接旨,将圣旨供起来。

    此次大天尊没有升他的官儿,做到天王,基本上已经到顶,无官可升。他又不是神祗,不能给他天尊这样的头衔,也不能真的封他一块领地,能封他只有假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