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牵挂的人

蝉鸣还未散尽的八月末,九月的行李箱拉链已微微绷起,像一个被爱意撑得饱满的月亮。而这份沉甸甸的牵挂,在她回到花镇就开始在亲人间流转。

 

那是个飘着桂花香的午后,九月拎着两盒绿豆糕推开外婆家斑驳的木门。门轴发出吱呀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堂屋里老式座钟发出滴答声,与收音机里咿咿呀呀的黄梅戏混在一起,交织成一曲怀旧的乐章。

 

外婆佝偻着背,正在八仙桌上摆碗筷,青花瓷碗底还沾着未擦净的水珠,"可算把我的九月又盼来了!"老人布满老年斑的手颤抖着,把最厚实的酱鸭腿夹进她碗里。

 

八仙桌的木纹里嵌着几十年的时光,每一道纹理都承载着回忆。盛着豆角茄子的粗瓷盘边缺了口,那是九月幼时玩耍时不小心磕坏的。外婆总说舍不得扔,"用久了的东西有灵性"。此刻老人絮絮叨叨地说着:"青市那么远,风硬得很,记得买个毛线护膝......"浑浊的眼睛盯着她碗里的饭菜,见她多扒拉了两口,嘴角便溢出欣慰的笑纹。

 

吃饭时,外婆不时地往九月碗里夹菜,仿佛要把所有的疼爱都夹进这一碗饭菜里。"多吃点,到了那边可吃不到外婆做的菜了。"外婆的声音有些哽咽,九月抬起头,看见外婆眼角闪烁着泪光。九月也红了眼眶,强忍着泪水,大口吃着碗里的饭菜,把这份浓浓的爱意都吃进肚子里。

 

饭后,外婆拉着九月的手,坐在老藤椅上,给她讲起了过去的故事。"你小时候啊,最喜欢坐在这藤椅上听我讲故事,每次都听得入迷。"外婆的眼神里充满了温柔的回忆,"现在我的乖外孙女都要去上大学了,时间过得真快啊。"九月依偎在外婆身旁,静静地听着,感受着这难得的温馨时光。

 

暮色渐浓时,外婆颤巍巍地打开樟木箱。箱子发出沉重的叹息声,仿佛在唤醒沉睡的记忆。箱底压着件崭新的红毛衣,针脚细密得几乎看不到接头,"织了三个月,特意加了两指宽的高领。"

 

毛衣裹着陈年樟脑丸的气味,却也混进了外婆身上淡淡的皂角香。老人将一个红布包塞进她手心,里面是攒了许久的零钱,"拿着买糖吃"。九月攥着还带着体温的纸笔,喉咙像被棉絮堵住,泪水再也控制不住,夺眶而出。

 

"傻孩子,哭啥呢。"外婆用粗糙的手轻轻擦去九月的眼泪,"到了那边要照顾好自己,别让外婆担心。"九月紧紧抱住外婆,感受着外婆温暖的怀抱,这一刻,她多么希望时间能够静止。

 

离开外婆家时,外婆执意要送九月到村口大榕树下。夕阳把老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她拄着拐杖,白发在风里凌乱,九月一步三回头,看着外婆那佝偻的身影在夕阳下显得格外孤单。"放假就回来,外婆给你做爱吃的东西。路上小心,到了记得打电话......"直到九月的背影消失在土路上,那抹佝偻的身影还在原地久久伫立,久久不愿离去,像棵守望的老树。

 

九月走在回大姨家的路上,晚风轻轻吹过,带着桂花的香气,也带着外婆深深的牵挂。她紧紧握着手中的红布包,仿佛握着外婆的手,心里默默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辜负外婆的期望。她知道,无论身在何处,外婆的爱都会一直陪伴着她,成为她最坚强的后盾。

 

从外婆家出来,九月踩着暮色往大姨家走。天边最后一抹晚霞把云层染成蜜色,蝉鸣渐歇,晚风裹着稻田里的清香扑面而来。远远就看见嫂子站在院门口张望,月光给她的身影镀上一层银边,围裙上还沾着星星点点的面粉,像撒落的银河。

 

"怎么不提前说声?"嫂子嗔怪着接过她手里的包,掌心的温度透过帆布包传来。还没等九月回答,嫂子已经拉着她往厨房走,"锅里炖着你最爱的莲藕排骨汤,再晚些可要凉透了。"灶台的火光忽明忽暗,映着嫂子被油烟熏红的脸,案板上整齐码着切好的土豆片,每一片都保持着她最爱的一指厚,边缘还带着新鲜的淀粉白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