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迷彩青春(第2页)

 一个早上的训练下来,九月只觉得头晕眼花。她本身就容易头晕的体质在高强度的训练下更加明显,眼前的景物时不时地模糊起来。教官似乎也注意到了她的异样,走过来关切地问道:“你没事吧?”九月勉强挤出一丝微笑,摇摇头:“教官,我能坚持。”但在下午的训练中,当进行下蹲动作时,九月刚一站起来,就觉得眼前一黑,身体晃了晃险些摔倒。教官赶紧扶住她,无奈地叹了口气,之后再也不敢安排她罚站之类的高强度训练。这让九月既感激又有些失落,感激教官的关心,又觉得自己好像比别人弱,不能和大家一起完成所有训练项目。

 休息的时候,九月却因为说话声音被教官批评。“九月,你说话能不能大声点!别总是娇滴滴的!”教官皱着眉头说道。九月委屈极了,她和几个老乡说话都是这样的语气,软软糯糯的,带着南方特有的口音。在家乡,大家说话都是轻声细语,温柔婉转,这种说话方式已经成为了她的习惯。可教官却似乎总是针对她,每次休息都会纠正她的说话声音。

 九月哭笑不得,为了避免麻烦,她干脆在教官面前一声不吭,悄悄地和其他同学躲到离教官远一点的地方吐槽。她们一边吐槽着教官的严格,一边模仿着教官说话的语气和表情,惹得大家哈哈大笑,之前的委屈也在这欢声笑语中消散了不少。

 尽管军训的日子又苦又累,但九月也收获了许多温暖。在这远离家乡三千公里的地方,她认识了不少老乡。大家聚在一起时,用熟悉的家乡话聊天,分享着对家乡的思念和在异乡的生活点滴。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这份情谊让九月在陌生的环境中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他们互相帮助,在训练中彼此鼓励,一起度过了这段艰难的时光。

 有一次,九月的鞋带开了,在训练中差点绊倒,是一位老乡及时提醒了她;还有一次,她忘记带水杯,另一位老乡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水分给她喝。这些小小的举动,都让九月感动不已。

 除了老乡,九月还认识了其他学院的不少同学。大家在休息时间交流着各自学院的军训趣事,分享着训练的心得和体会。有的同学说他们学院的教官特别幽默,训练时总是能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有的同学则抱怨自己学院的训练强度太大,每天都累得不行。这些新认识的朋友,让九月的生活变得丰富起来,每天晚上训练结束后,她除了和陆川倾诉思念,也有了更多可以聊天的人。她和这些朋友交换联系方式,相约在军训结束后一起去探索校园周边的美食和好玩的地方。

 每天晚上,在东校区完成基本的军训操练后,九月和同学们又要马不停蹄地赶回西校区的田径场学习军体拳。因为每个学院都必须出一个汇报活动,而外国语学院女生多男生少,大家都憋着一股劲,想要在汇报表演中展现出最好的一面。毕竟,除了艺术学院,外国语学院的美女可是声名远扬,大家都不想因为花拳绣腿而丢脸。田径场的灯光有些昏暗,照亮的区域有限,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大家训练的热情。

 九月跟着教官的动作,一招一式地认真学习。军体拳的动作刚劲有力,和她平时的气质大相径庭。一开始,她总是掌握不好力度和节奏,动作显得软绵绵的。出拳时,手臂没有力量,无法打出那种干脆利落的感觉;踢腿时,速度和高度都不够,总是达不到教官的要求。但在教官的耐心指导和自己的努力练习下,她渐渐找到了感觉。每一次出拳、踢腿,都带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她不断地重复着每一个动作,直到肌肉形成记忆,汗水一次次湿透衣衫,她也从不喊累。

 一个多星期的军训时光在紧张而忙碌中悄然流逝,终于迎来了验收成果的日子。整个大学的这一届学子们整齐地排列在操场上,身穿迷彩服的他们精神抖擞,眼神中充满了自信和期待。首先进行的是基本的队列汇报表演,各个学院的方阵迈着整齐的步伐,喊着响亮的口号,依次从主席台前走过。那气势磅礴的场面,让人热血沸腾。脚步声整齐划一,如同战鼓一般震撼人心;口号声嘹亮有力,响彻整个校园。九月所在的方阵也不甘示弱,大家都全神贯注,力求将每一个动作做到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