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代码青春(第2页)
\"周一到周五,每天早上六点到七点背理论知识,晚上九点到十一点做操作题练习。\"九月一边说,一边在时间轴上标注,\"周末就去计算机中心,从早上八点待到晚上六点。\"她的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仿佛已经看到了考试通关的画面。台灯的光晕下,她眼下的青影愈发明显,却挡不住眼中闪烁的光芒。
从那以后,每个周末的清晨五点半,当整座宿舍楼还沉浸在梦乡中时,九月就会轻轻摇晃秀秀的床架。\"该起床了。\"她轻声呼唤,声音里带着一丝温柔的催促。深秋的晨风如同冰刃,透过窗户的缝隙钻进宿舍,寒意刺骨。
秀秀总是睡眼惺忪地坐起来,打着哈欠穿上厚重的棉衣。两人蹑手蹑脚地收拾好书包,背着装满复习资料的沉重背包,踩着满地金黄的落叶,向着东校区的计算机中心出发。
天还没亮,计算机中心的大楼就像一座沉默的堡垒矗立在眼前。保安大爷早已记住了这两个执着的身影,有时候会特意提前十分钟打开大门,笑着对她们说:\"快进去吧,今天给你们留了靠窗的机位。\"推开玻璃门的瞬间,暖气裹挟着电子设备特有的温热气息扑面而来,驱散了些许寒意。
计算机中心的氛围永远像煮沸的开水。一楼大厅里,数百台电脑整齐排列,此起彼伏的键盘敲击声混杂着鼠标滚轮的滑动声,编织成独特的备考交响乐。某个戴眼镜的男生每次做完模拟题,都会重重地拍打一下桌子,惊得周围人纷纷侧目;角落里的女生把耳机音量开到最大,随着听力题目摇头晃脑,仿佛置身于无人之境。二楼传来的代码敲击声则显得更加沉稳,计算机专业的学长学姐们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一行行代码在他们指尖流淌,如同魔法师吟唱咒语。
九月把攻克表格操作作为首要目标。她在宿舍的墙上贴满了操作流程图,从数据录入到函数计算,每一个步骤都用不同颜色的便签纸标注。就连刷牙时,她嘴里还在默念着su、AverAge等函数公式。有次洗衣服时,她盯着洗衣机的旋转按钮突然灵光乍现——那些复杂的筛选条件,不正像洗衣机的洗涤程序选择吗?这个发现让她兴奋得差点把洗衣液当成柔顺剂倒进滚筒。她还自创了\"错题复活\"训练法:把每次做错的题目截图打印,贴在书桌前,像研究藏宝图般反复推敲每个步骤,用红笔圈出错误点,旁边密密麻麻写满批注。
互助小组的活动总是充满温情与欢笑。计算机学院的学长王磊每周都会抽出两个晚上,在机房给大家做专题辅导。他操着一口带着方言的普通话,用通俗易懂的比喻讲解vLookup函数:\"这就好比在图书馆找书,你得告诉管理员书名、作者,还要指定在哪个书架找。要是信息不全,管理员可找不着。\"同学们被他的比喻逗得哈哈大笑,原本晦涩难懂的函数知识也变得生动起来。
有次模拟考试后,小组里的同学自发组织了\"错题诊疗会\"。机房的白板被擦得干干净净,大家把自己的错题投影上去,每个人都化身成\"主治医师\",拿着荧光笔在白板上分析错误原因。秀秀的ppt制作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她设计的幻灯片色彩绚丽,转场特效流畅自然。当被问到灵感来源时,她害羞地低下头说:\"是老家庙会的彩灯设计,小时候每年都去看,那些五彩斑斓的灯光一直记在心里。\"
在这个充满代码与公式的备考日子里,九月和她的伙伴们用坚持与汗水,编织着属于自己的奋斗篇章。每一次键盘的敲击,每一次屏幕上的光标跳动,都承载着他们对未来的期许,也见证着青春最美好的模样。
考试前夜的宿舍楼像一座沉睡的城堡,唯有九月宿舍的窗帘后还透出暖黄的光。秀秀的鼠标在寂静中发出清脆的咔嗒声,九月盯着屏幕上的模拟题,咖啡杯里的热气在台灯下袅袅升腾,将键盘上的字母映得模糊不清。月光从窗帘缝隙斜斜切进来,在键盘上投下斑驳的银影,仿佛给每个按键都镶上了流动的霜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