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神探缉凶(八十四)(第3页)

 他对于人的足迹和步法的识别能力,已经远远超出了一般水平,不再仅仅局限于性别、年龄、身高等基本信息,而是能够达到更加具体和精确的程度。

 那次在火车站广场,他的表现堪称惊艳。面对狡猾的犯罪分子,他竟然能够运用步法鉴定这一独门绝技,成功地将其擒获。而这一壮举,距离上次他施展这一技艺已经过去了整整三年!

 要知道,这并非偶然。早在他十几岁放羊的时候,就对羊的蹄印和人的足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常常凝视着那些深浅不一的印记,仿佛能从中看到一个个故事。

 那时的他,虽然年纪尚小,但已经开始以天地为实验室,以羊群和行人为研究对象,默默地探索着痕迹学和刑侦学的奥秘。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始终坚持不懈地钻研着这门学问。在他那独特的自成一体的步法追踪技术中,不仅汇聚了光学、力学等自然科学知识,还融入了生理学、心理学等人文科学的精髓。

 可以说,他手中掌握的这门克敌制胜的武器,是一门源于实践、又在实践中得到充分验证的真正的科学。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年岁渐长,经验也越发丰富。尤其是在进入公安机关从事专业侦查工作之后,他更是如鱼得水。在无数次的实践中,他不断磨砺自己的技艺,将步法追踪技术运用得炉火纯青。

 如今,他在这一领域的成就已经无人能及,他无疑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步法追踪技术的专家!

 那么,马玉林在外地表演中就真的没有出现过任何差错吗?当然不是,在人们的记忆中,其实曾经有过那么一次。

 那是在一个偏远的郊区,表演设计者特意策划了一个模拟案件。他们事先将所谓的“赃物”——用一个木箱装满了许多石头,然后严严实实地钉死了木箱——深埋在一个特定的地方,准备让马玉林来追踪搜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