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头号悍匪落网记(十一)
专案组当机立断,迅速派遣专人前往新疆,详细了解当地的资弹管理状况。然而,由于子弹数量众多、分布范围广泛,再加上下发时间已久,要想进一步精确划定核查范围,实在是困难重重。
第三项重点工作,是要确定犯罪嫌疑人的活动地区和落脚点。而面包车司机,作为几起案件中最为关键的目击证人,其与犯罪嫌疑人短暂接触过程的挖掘工作,自然成为了专案组的重中之重。
在这一过程中,专案组取得了一项颇为显着的成果,那便是对犯罪嫌疑人口音的确定。为此,专案组特意请来专业的语言专家,将面包车司机与犯罪嫌疑人的对话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拆解与剖析。
尽管双方在车上的交流十分简短,仅有寥寥数语,总计不过 27 个字,但专家们依然没有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其中,最具典型意义的当属犯罪嫌疑人所说的“木板儿”这一句。
经过反复的推敲与研究,专家们最终认定,犯罪嫌疑人所操持的并非标准的普通话,而是带有明显北京地方特色的方言。
这一发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为专案组指明了方向。根据这一判断,犯罪嫌疑人极有可能是土生土长的北京市人,而非来自外地的流动人口。
此外,专案组对首发案件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这是因为在这起案件中,犯罪嫌疑人所表现出的“自然情况”最为丰富,而其刻意粉饰的成分则相对较少。
而在继发案件中,他会不断地对之前的作案手法、作案地点等进行某种“修补”。这种“修补”可能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也可能是为了让警方更难以追踪到他的踪迹。因此,一般来说,首发案件往往最能反映出犯罪嫌疑人的真实情况。
首案发生在高井电厂,从犯罪嫌疑人对电厂情况的熟悉程度来看,他对这里的环境非常了解,甚至可能经常在这里活动。所以,专案组推测他的居住地应该距离电厂不远,这样他才能如此熟悉电厂的内部结构和周边环境。
在“4·07”案件中,犯罪嫌疑人作案后返回,中途拦截了一辆蓝色面包车。经过调查,这辆面包车的目的地是模式口的337路汽车总站。通过专家的分析论证,他们认为337汽车站很可能就是犯罪嫌疑人的返回方向。
此外,337路汽车总站距离高井电厂也不远,这进一步证实了专案组的推测,即犯罪嫌疑人的活动范围和居住地都在石景山区内。
而且,另一起案件发生在丰台西部,虽然距离石景山区有一定距离,但交通十分便利,这也说明犯罪嫌疑人的活动范围可能不仅仅局限于石景山区。
综合以上种种分析,专案组认为,犯罪嫌疑人的活动范围及居住地在石景山区之内,而其中最为关键的地方,应该就是337路汽车总站附近。这里可能是他的居住地点,也可能是他经常出没的地方,对于破案具有重要的线索价值。
专案组经过深思熟虑后,明确了侦查的范围,决定以 337 路汽车总站为中心,向外辐射 5 公里的区域作为重点排查范围。这个决定是基于对现场人证物证的充分利用和深入分析得出的,是合理且必要的。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一线的侦察员们不辞辛劳,挨家挨户地进行地毯式排查。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不放过任何一条线索,细致入微地搜索着可能与案件有关的蛛丝马迹。
然而,尽管侦察员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经过长时间的工作,他们将 337 路汽车总站周围地区像蓖头发一样反复梳理了好几遍,但仍然没有摸到有价值的侦查线索。
这使得“3·31”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变得越发神秘莫测。各种传闻不胫而走,有人说他能够飞檐走壁,作案时如同鬼魅一般,来无影去无踪;有人说他遇事反应极快,动作迅速如闪电,逃匿技巧更是巧妙无比,简直超乎常人的想象。
还有一种说法更是让人惊叹不已,据说这个犯罪嫌疑人枪法神奇,当他与警方遭遇时,子弹仿佛长了眼睛一般,精准无比。
凡是手持枪械的警察,无一例外都被击中手腕,导致失去战斗力;而那些追击他的人,也都被打伤腿部,无法继续追捕。而且,他的每一发子弹都如同长了眼睛,弹无虚发,令人咋舌。
虽然事实与传闻存在巨大差异,但不可否认的是,对方的枪法确实精湛无比。“4·08”现场的所有目击者都可以证实这一点,因为当时对方拉开车门后瞬间便开始射击,根本没有丝毫瞄准的时间。
不仅如此,对方操枪动作规范,边射击边后退,携枪跳跃的姿态犹如经过专业训练一般。
在遭遇战中,他能够如此迅速地做出反应,主动出击并抢先击倒我方人员,随后又以惊人的速度逃匿,这一系列动作行云流水,仿佛是事先精心策划好的。
毫无疑问,未经受过专门训练的人是极难做到这一点的。尤其是他的射击水平,无论是射击的准确性、稳定性还是连贯性,亦或是对运动中射击各种技巧的把握,都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
现场勘查和现场访查所揭示的种种迹象,都在不约而同地指向一个方向,让你在判断上不由自主地形成了一个递进式的四重推理:
首先,案犯很有可能是一名复员军人;
进一步推断,案犯极有可能是复员军人中的特种兵。
案犯极有可能是特种兵中的特等射手,亦或是符合上述条件且参加过越战的人员。这一发现让我们的侦破工作犹如陷入了一个巨大的旋涡,兜兜转转,始终无法完全排除这种可能性。而这一切,都是由现场的独特特点所决定的。
现场的特征就如同一个明确的导向,引导着我们的思路。如果不顺着这个方向去思考,那么所有其他的解释都将显得牵强附会,甚至是不科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