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争战路人四九
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国藩画河圈围(1)(第2页)
曾国藩接旨,急与赵烈文商讨。
赵烈文道:此危难之际,盖朝廷四顾无人,不得已而复用之。
曾国藩道:权位不可久处,此为一;金陵光复,吉营裁撤,以何御贼?此为二;再者,伴君如伴虎,忧谗畏讥之心,亦应长存矣。
曾国藩言罢,奏曰:臣精力日衰,不任艰巨,更事日久,心胆愈小,恳恩另简知兵大员督办北路军务,稍宽臣之责任,臣仍当以闲散人员效力行间。
两宫不准,复敕曾国藩节制直隶、山东、河南三省绿营及地方文武员弁。
曾国藩不敢再忤,上疏请辞节制三省之任,以调兵遣将筹物措资名,一再迁延,迟不北进。
两宫不遑多让,见疏再旨:谕内阁,一等伯爵、前浙江巡抚曾国荃,去岁剿洗洪逆,功高卓著;功成之时,因病开缺,调养一载,身心想必俱愈;兹授曾臣国荃为山西巡抚,著管理山西提督事务,通省武官,曾臣皆有权调遣。钦此。
两宫太后唯恐曾氏兄弟拖延不前,三日之内,连下三谕。
圣旨传至金陵,曾国藩正与李鸿章等商议北上剿捻事宜。
李鸿章道:两宫恩威并施,恩师骑虎难下矣!
曾国藩道:少荃与兵事相始终,留湘淮勇以防剿南北,俟大局布稳,仍可远征他处,少荃之靖内寇御外侮之识量,吾不如也!
李鸿章道:恩师登高望远,急流勇退,鸿章只顾蝇头小利,自愧不如也。
曾国藩道:少荃客套,捻匪马队汹涌,可有扼制良方?
李鸿章道:鸿章以为,以静制动,可扼流寇;恩师可于安徽临淮、河南周口、江苏徐州、山东济宁四镇,屯驻重兵;以有定之兵,制无定之寇;一省告急,三省应援。
曾国藩道:少荃言之有理,吾意,重镇设防、马队追踪、清野查圩、坚壁清野外,北以黄河,南以淮河,西以沙河、贾鲁河,划河圈围,挖濠设防,扼其马队,寻机聚歼。
李鸿章道:恩师之划河圈围,需兵甚众,鸿章麾下之勇,原本恩师赠予之军,恩师尽可随意调遣。
赵烈文道:此危难之际,盖朝廷四顾无人,不得已而复用之。
曾国藩道:权位不可久处,此为一;金陵光复,吉营裁撤,以何御贼?此为二;再者,伴君如伴虎,忧谗畏讥之心,亦应长存矣。
曾国藩言罢,奏曰:臣精力日衰,不任艰巨,更事日久,心胆愈小,恳恩另简知兵大员督办北路军务,稍宽臣之责任,臣仍当以闲散人员效力行间。
两宫不准,复敕曾国藩节制直隶、山东、河南三省绿营及地方文武员弁。
曾国藩不敢再忤,上疏请辞节制三省之任,以调兵遣将筹物措资名,一再迁延,迟不北进。
两宫不遑多让,见疏再旨:谕内阁,一等伯爵、前浙江巡抚曾国荃,去岁剿洗洪逆,功高卓著;功成之时,因病开缺,调养一载,身心想必俱愈;兹授曾臣国荃为山西巡抚,著管理山西提督事务,通省武官,曾臣皆有权调遣。钦此。
两宫太后唯恐曾氏兄弟拖延不前,三日之内,连下三谕。
圣旨传至金陵,曾国藩正与李鸿章等商议北上剿捻事宜。
李鸿章道:两宫恩威并施,恩师骑虎难下矣!
曾国藩道:少荃与兵事相始终,留湘淮勇以防剿南北,俟大局布稳,仍可远征他处,少荃之靖内寇御外侮之识量,吾不如也!
李鸿章道:恩师登高望远,急流勇退,鸿章只顾蝇头小利,自愧不如也。
曾国藩道:少荃客套,捻匪马队汹涌,可有扼制良方?
李鸿章道:鸿章以为,以静制动,可扼流寇;恩师可于安徽临淮、河南周口、江苏徐州、山东济宁四镇,屯驻重兵;以有定之兵,制无定之寇;一省告急,三省应援。
曾国藩道:少荃言之有理,吾意,重镇设防、马队追踪、清野查圩、坚壁清野外,北以黄河,南以淮河,西以沙河、贾鲁河,划河圈围,挖濠设防,扼其马队,寻机聚歼。
李鸿章道:恩师之划河圈围,需兵甚众,鸿章麾下之勇,原本恩师赠予之军,恩师尽可随意调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