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争战路人四九
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国藩临机断案(2)
第一百八十五章曾国藩临机断案(2)
曾国藩无奈,遂广贴告示,悬赏重金,询之津城内外,以求得力之人证、物证。
然宣示半月,却无一人揭榜指证洋人妄为,亦无一遗失幼孩之家控告有案者。
三口通商大臣崇厚道:启禀曾大人,以此看来,天津孩童骤逝,无关洋人事情,确属瘟疫所致。
曾国藩道:崇大人何意?
崇厚道:洋人枪击在先,津民斗杀于后,两厢似可相抵,然暴民肆意杀戮五十余人,此风万不能长,吾意,擒斩七八暴民以平民愤,裁撤天津道、府、县三官以悦洋人,赔偿银两以抚人心。
曾国藩道:目下洋人战船到大沽口者,已有八九号,闻后来尚且不少,洋酋之心,一目了然。吾等非事事图悦洋酋以顾和局,然过错在我,不得不勉从以全大局。
崇厚道:事不宜迟,速将擒斩流放及赔偿事宜上奏朝廷。
曾国藩叹曰:百民斗杀,时过境迁,孰起杀心,孰下狠手,甚难甄别,惟有大刑伺候,查寻凶犯。
崇厚道:这有何难,私下可称,杀孩坏尸、采生配药,确属洋人所为,洋人罪该万死;先前斩杀洋人者,速来衙门领赏。
曾国藩道:以此行事,愧对天津士民也!吾等密折奏请,流放之官吏,馈赠银两;处斩之人犯,亦要抚恤。
曾国藩、崇厚议罢,合疏曰:臣等伏查此案起衅之由,因奸民迷拐人口,牵涉教堂,并有挖眼剖心作为药材等语,遂致积疑生愤,激成大变,必须确查虚实,乃能分别是非曲直,昭示公道。
臣国藩抵津以后,逐细研讯教民迷拐人口一节,王三虽经供认授药与武兰珍,然尚时供时翻,又其籍在天津,与武兰珍原供在宁津者不符,亦无教堂主使之确据。
至仁慈堂查出男女一百五十余名口,逐一讯供,均称习教已久,其家送至堂中豢养,并无被拐情节,至挖眼剖心则全系谣传,毫无实据。
臣国藩初入津郡,百姓拦舆递禀数百余人,亲加推问挖眼剖心有何实据,无一能指实者,询之天津城内外亦无一遗失幼孩之家控告有案者.
惟此等谣传,不特天津有之,即昔年之湖南、江西,近年之扬州、天门及本省之大名、广平,皆有檄文揭帖,或称教堂拐骗丁口,或称教堂挖眼剖心,或称教堂诱污妇女。阙后各处案虽议结,总未将檄文揭帖之虚实剖辨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