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会说话的肘子

293、舅舅(第2页)

    有人修行几年,侥幸进了武庙。

    有人在此蹉跎一生,也只能在山脚上仰望远处的巍峨雪山。

    牛车刚驶进二道白河镇,梁狗儿却惊见一条条巷子里,藏着数十名身披黑甲、头戴雉尾的甲士凝神戒备,左手放在腰后的短弩上,右手按着腰间刀柄。

    梁狗儿将面前凌乱的长发拨开一条缝隙:“老头,这不会是来抓我们的吧,这么多甲士你行不行?要不咱们跑吧。”

    姚老头冷笑:“带着你们几个拖油瓶,我老人家能跑哪去?他们不是来抓人的,继续往前走。”

    梁猫儿硬着头皮,赶着牛车往镇子里驶去。越靠近甲士,他便越紧张,攥着缰绳的手心都浸出了汗。

    然而与景朝甲士擦肩而过时,对方也只是注视着他们,冰冷的目送他们进入镇子,并未动手。

    二道白河镇里鸦雀无声。

    路过一处铁匠铺时,姚老头看见铺子里还烧着炉火,匠人却躲在一旁,停了打铁的动作。

    梁狗儿看向姚老头,小声嘀咕道:“老头,你见多识广,这是怎么回事?”

    姚老头面无表情道:“这些是景朝虎贲军,有大人物来二道白河镇了,最少也是景朝三姓之一的正二品大员。”

    景朝三大姓,元、陆、姜。

    梁狗儿问道:“那咱们怎么办?”

    姚老头低声道:“别多事,默默过了镇子,直接上山。”

    从镇子当中穿过时,却见百余名甲士拱卫在一处酒楼周遭,虎视眈眈的戒备着。

    酒楼中,一灰袍中年人独自坐在一张八仙桌前,面前只放了一只简陋的陶碗,陶碗里只有小半碗白米饭。

    没有菜。

    那灰袍中年人在肃然的守卫中,夹了一口白米饭,而后闭上眼睛慢慢咀嚼。

    再张开眼时,对店家笑着说道:“抓一把生米过来看看。”

    店家忙不迭的应下,从后厨抓了一把白米过来,却被一名年轻人挡下。

    年轻人从店家手里接过白米,回身给灰袍中年人看:“大人。”

    中年人看了许久:“东京道的米,粒粒饱满,但愿今年种下去能有个风调雨顺的太平年,秋季时有个好收成,也好让西京道少饿死点人……再取苞米和豆子来看看。”

    店家又回厨房取来苞米和豆子,中年人看得爱不释手。

    门外传来牛车轮子滚动的声响,他转头看向门外正看见梁猫儿赶车经过。

    中年人原本并未在意,可他身旁那年轻人看见车上坐着的人,当即俯身过来低语几句。

    中年人微微一怔,而后笑着说道:“快请他们进来,就说我想请他们吃顿饭。”

    年轻人快步出了酒楼,来到牛车前客客气气的抱拳道:“老人家,我家大人想请您进屋稍歇片刻。这家酒楼的参鸡炖榛蘑是一绝,门前匾额还是先帝进山前亲手写给店家的,您可品尝一下再赶路。”

    梁狗儿沙哑道:“不必了我们还打算日落前……”

    可姚老头笑了笑打断他,对年轻人说道:“相逢即是有缘,主人家既然这么客气,那我们吃顿饭再进山。”

    说罢,他坦坦荡荡跳下牛车,径直走进酒楼,坐在中年人的对面。

    中年人对店家挥挥手:“去,做一桌拿手好菜。”

    店家慌忙退下。

    此时,梁狗儿等人没有落座,就站在姚老头身后。他们假扮姚老头的儿子、孙子,没有落座的道理。

    中年人看他们一眼,示意身后的年轻人斟茶。

    他看向姚老头,笑着问道:“老人家从哪里来?”

    姚老头随口答道:“宁朝。”

    梁狗儿和朱云溪瞬间瞪大眼睛,难以置信的看着老头。他们还当老头是老江湖,必能糊弄过去,结果刚开口就被人问出了底细?

    在景朝大官面前承认宁朝身份,这不是找死吗?

    梁狗儿下意识想要握刀,结果却想起来,自己早已没了右臂,督脉也断了,用不得刀。

    此时,中年人听闻他们从宁朝来,却笑容不改:“从宁朝过来可不近呐,您是怎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