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挚友(第3页)

 “你是宽儿?阿菀信中提及的孙儿?”萧皇后对于李宽是萧瑀弟子的身份,并没有太过惊讶,相反的,她最想确认的是对方是不是好友生前在信中提及的顽劣稚童。 

 “师姑……师姑认识我祖母?”李宽现在觉得脑子有点不够用,这事儿……自己怎么从来没听祖母说起过呢? 

 事实上,窦氏之所以不提这些,还是源于一些旧事。 

 当年,窦氏与萧皇后本就是闺中好友,只不过后来隋文帝篡周,萧皇后又嫁给了杨广,窦氏便不再主动与萧皇后来往。 

 可是萧皇后却并没有忘却这段情谊,当初李渊因为不肯献宝马给杨广,遭到责罚,后来窦氏劝说丈夫献马,而杨广后来之所以渐渐打消了对李渊的恶感,这其中,也有萧皇后为其不断说好话的原因。 

 而窦氏,又如何不明白其中缘由? 

 后来,杨广身死,萧皇后和其孙杨政道被义成公主接到了定襄城生活,担心好友遭到胁迫的窦皇后,时常派人前往定襄城,打听对方的消息,甚至不惜让自己的家臣扮作胡商,带着从大唐采购而来的胭脂水粉,蜀绣织锦,对突厥贵族许以重金,换来接触萧皇后的机会,为的就是确认好友是否真的安然无恙。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注2) 

 当年在襄阳长公主府的后花园里,曾经有两个小姑娘,秋千架下,一人荡着秋千,一人在身后推秋千,言笑晏晏,把《诗经》里的这首《木瓜》当做歌谣轻声哼唱。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萧皇后此时看着李宽的眼睛,那是她从对方脸上找到的唯一与好友相似的地方……(注3) 

 此去经年,物是人非事事休。 

 儿时挚友,如今终究是阴阳两隔,此生不复相见了。 

 最后,老人在泪眼朦胧,望着怔愣在原地的小小少年,口中喃喃道:“阿菀,你的孙儿,远比你当初在信中夸赞的还要出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