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体察民情(第2页)

 提起这件事,方儒仲也是颇有微词的。 

 为官者,哪一个不想做出点业绩。 

 他这边刚发动百姓担水浇田,那边淮王就贴出告示,不是等于在拆他的台么! 

 而且因为对方是淮王,方儒仲也不敢说什么。o|u如&¨文*#a网ˉ !/最?e新|}-章§??节£3>更|-新u快}? 

 若是换了旁人这般拆台,早就抓起来押进大牢了! 

 “南城的百姓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王府里就那么些人,人手哪里够用。” 

 “后来淮王又发动百姓帮着担水,帮着担一担的水给两个铜钱,家家户户的青壮年每天都来往不停地担水,倒也不怕地里的庄稼旱死。” 

 “大家可都是去哪里担水?” 

 徽宗帝沉声问道。 

 方儒仲:“最初大家或是从自家井中担水,或者去附近的河流。” 

 “随着干旱越来越严重,大家也担心若是把井水用干了连喝的水都没有了,后来便都去河里担水。” 

 “天气干旱,迟迟不降雨,河水也都露出了河床,大家就只能四处的去寻河流,寻到哪里便去哪里担水。” 

 “毕竟一担水能赚到两个铜钱呢。” 

 说到最后方儒仲又补充了一句。 

 徽宗帝淡淡的看了徽宗帝一眼。 

 听着方儒仲似对淮王的做法有些不满,不知道小皇上有没有听出来。 

 徽宗帝:“稍后差人准备一下,带着朕前去看看,南城最大的河流可是在哪里。” 

 不管这方儒仲是急着和淮王撇清关系,还是真的没有投靠淮王,既然现在还是南城知县,就要为南城百姓着想。 

 “微臣现在就吩咐去背马。”方儒仲恭敬的应下。 

 最大的河流可是在城外,要骑马更快一些。 

 “皇上,” 

 陆海棠轻轻的唤了一声。 

 “也不急于这一时吧,依臣妾之见,皇上不如先去看看百姓们都去哪里担水。” 

 要是最近的河流水源充足,不是比将玉江的水引流过来更方便。 

 徽宗帝转眸看向陆海棠,陆海棠这么一说,就明白了其意思。 

 微微颔首:“也好。” 

 而后吩咐方儒仲:“差人带路,朕要看看附近哪里的河流水源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