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激荡四十年大侠是你吗

第二百一十二章 唱大戏

 过年对于孩子们来说,那是穿新衣,吃好饭,磕红包的日子,充满了欢声笑语。

 但对于成年人来说,不定就有什么糟心事儿,集中到一起爆发呢。

 老孙头家里就是这样,本来以为小儿子出息了,当父亲的脸上也有光。

 以前求死求活不愿意上门的媒婆,现在也愿意跑家里坐坐,询问一下德才想找什么样的姑娘。

 平时孙德才忙的不着家,好不容易趁着过年,老孙头想着干脆把媒婆物色的几家都给相一相。

 结果这混球竟然说自己有喜欢的姑娘了。

 能自己找那是他的本事,但是你就这点本事?找一个二婚头的。

 孙德才跟田丽处对象公开化,反应最大的就是老孙头,就像当初的陈继先一样,世俗的惯性思维,离过婚的能是什么好人家。

 特别是老一辈的,对于这种离过婚的,就算是长成天仙都不考虑。

 但是孙德才跟李惠春又是完全不同的情况,他有足够的阅历,自己能够全方位的判断,这个人是否值得自己付出一切。

 甚至他的家人对此事的态度,也根本动摇不了孙德才的决定。

 他如今有属于自己的房子,有能够让他们未来衣食无忧的事业。

 经济上完全独立,根本不需要家里提供任何帮助。

 至于情感上,孙德才自认为他对得起家里。

 反而是当初下乡回来的时候,家里真没给过他什么温暖的感觉。

 那段时间他在家里尴尬的,仿佛被整個世界都抛弃了。

 那个时候他甚至想,自己当初还不如待在乡下,娶妻生子。

 扎根农村,建几间夯土房子,也像那些公社社员一样,秋收春种,生一窝孩子,养大了还能帮家里干活。

 那时候要是放弃挣扎,现在孩子应该都不止一个了。

 多子女家庭,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父母的偏爱,这无可厚非,但是一碗水端平,就已经是高难度活儿了,更别说让每个子女都体会到对他的不同。

 真正有智慧的,才会想方设法尽量根据每个孩子的性格去平衡,但老孙头一个剃头匠,他哪懂这个。

 加上老大已经成家,好不容易娶的媳妇儿,要是再不偏帮一下,人家不跟老大过了怎么办。

 于是孙德才就成了被忽略的那个。

 送廖芸回去,还没进家门,徐建军就被老孙头拦住,非要他把孙德才找回来,当时还弄的他莫名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