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1章 田园牧歌(第2页)
等把鱼甩上岸,杨大小姐激动的大喊大叫,因为这条比起刚刚徐建军钓到那条还要大点。
陈晓阳连尿急都忘了,赶紧跑回来收鱼,等把鱼放进桶里,他高兴的跟个大傻子一样。
只是杨晓慧的话瞬间又让他陷入尴尬的境地。
“你不是去小解吗?赶紧走,我发现你跟这些鱼犯冲,你一走它们就上钩,哈哈,看来让你当主杆手就是个错误决定,看我大显身手吧。”
运气这种东西是很难理清楚的,反正等陈晓阳跑野地里施过肥回来之后,发现桶里已经有三四条大鱼,再看徐建军那边的收获更多。
他想要回鱼竿,杨晓慧却死活不给,正钓的爽呢,怎么可能让他这个扫把星抓杆。
陈晓阳不甘心,跑到另一边看好哥们儿吴晋的状况,想找找平衡,毕竟这小子跟姑娘聊的那么开心,应该会影响钓鱼的效率。
结果一看更吐血,人家是谈情说爱跟钓鱼两不耽误,看收获跟徐建军都不相上下。
胡德彪能把他们引到这个地方,那是有原因的,鱼要是少了,让这帮城里人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显得他招待不周。
其他人无关紧要,但徐建军那可是他大恩人,要是人家,自己还在老实巴交种地呢。
虽然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只要够勤快,种子施肥方面舍得投入时间跟成本,吃饱应该没什么问题,但想过他现在这样的舒坦日子,没有个十年八年是不可能的。
所以招待徐建军他们这些人,胡德彪是发自内心的热情。
这不,让小崔开着徐建军的那台越野车,找到种瓜的老乡,买了一麻袋上好的西瓜,大热天的,吃上几块西瓜解渴,比吃什么水果都过瘾。
听着徐建军不断夸奖这瓜甜,胡德彪也是由衷地高兴。
“我特意跟老乡交代的,到地里现挑的,不甜我回去找他麻烦。”
“你这个车挺贵的吧,马力够劲儿,底盘够高,跑烂路开这车最合适。”
“借别人的,其实我挺怀念当初修水坝时候开拖拉机那段光阴,叮叮咣咣,能把人颠散架,开拖拉机肯定不会得肾结石。” 胡德彪憨笑着,他对徐建军这话不认同,如果让他回到前几年连饭都吃不饱那种光景,他肯定不干。
“建军,你见识多,咱们胡家峪其实还有很多人没被带起来,要是继续建大棚,怕将来反季蔬菜太多不好找销路,重点是其他村子也有学的,现在价格是越来越低了。”
徐建军吃完西瓜,找个荫凉的地方席地坐下,随意的说道。
“以京城这么大的需求量,就算是整个村子都种蔬菜,其实也不愁销路,关键在于中间商压价的问题。”
“别的村子我管不着,但胡家峪的老乡照顾一下肯定没问题,暴利肯定没有,但保障大家比种粮食收入高。”
“至于其他的方向,你们可以广开思路嘛,林子里的木耳、蘑菇,其实也不用靠天吃饭,那玩意儿也是能种植的,不过这个就有点技术含量了,有政府部门的参与才保险,现在提倡农民兄弟自己找出路,要些技术支援应该不难。”
菌类培养,牵涉到温度湿度各方面细节问题,胡德彪听的云里雾里,但他对徐建军的话深信不疑。
“等下回去我就找老根叔商量,先找找公社,不对,现在应该叫乡镇领导了,不过我估计他们也不清楚这些。”
“不清楚没关系,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只要清楚怎么申请,怎么要政策就好。”
胡德彪听的连连点头,他以前干农活是生产队的骨干,挣的公分永远都是最高的,单干之后也能走在别人前面,在胡家峪的威信一点不比大队书记低,说是一呼百应都谦虚了。
这几年隔三差五到京城送货,见识也比普通人家高了好几层楼。
所以对徐建军的话接受起来没什么难度,他说的政策支援什么的,胡德彪是一点就透。
“你们晚上住我家吧,我媳妇儿早几天就把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就是为了腾出来给你们住。”
“还是别了,我们人多,不好安排,学校不是放假了嘛,我们住教室就行,夏天好对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