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2章 投桃报李(第3页)
廖荃是挺渴望去港岛的,那边住的好,靠近大海,还能见到自己好朋友,可姐姐不去,她就没理由跟着,只能暗自失落叹气。
“妊娠反应大,身体是一方面,心理也占了一部分原因,多开导开导,最好让廖辉休息的时候带着她四处逛逛散散心,吃的也多换点花样,不行你就去咱店里给师傅交代一下,想吃什么就依着她做。”
“嗯,咱们出来的时候我就跟廖辉交代过,还把平时开的那辆车留家里让他们用,等咱们到家我再去看看,顺便把这么多土特产给分出去一点,光咱们自己吃,肯定要放坏。”
徐建军自然不会像有些人那样,捐个款拖拖拉拉,趁着刚好放暑假,赶工把新学校建好,九月份开学直接可以用上。
所以在他回城的第二天,就让司机小崔把钱送到位,并且让他留下跟秦老爷子一起做监工。
既然选择做,就不能虎头蛇尾,或者让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把好事儿变坏事,这不是徐建军庸人自扰,不能把农民想的太坏,也不能预设他们觉悟很高。
毕竟大家生活条件改善也没几年,很多人的住房条件都不咋样,如果你按照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理想状态行事,结果可能会很糟心。
不过小崔跟着徐建军也有段时间了,为人处事圆滑周全,自然不会做那种让大家面子上过不去的蠢事。
先是把带过来的资金交给村集体,让大家安心,然后找到老根叔和胡德彪,由他们两人牵头,拆除跟购买材料同时进行,甚至如何分工,怎么施工,都给安排的头头是道。
小崔也没有多大的理想抱负,现在虽然名义上他是徐建军的司机,但实际上已经逐渐把之前陆卫东的活都给接过来了。
他真正给徐建军开车的次数屈指可数,倒更像是一个万能助理,什么活都要知道该怎么做。
这次徐建军让他留下来帮忙,小崔摸不准徐老板怎么想,但他自己是把这件事当作考验认真对待的。
“秦叔,盖房子我是个门外汉,您老如果有什么建议,只管提出来,我过来的时候老板嘱咐过,您是这方面的专家,得多听听您的意见。”
秦志远看着已经被拆成残垣断壁的学校,由衷地赞叹道。
“还是小徐格局大,一个学校说捐就捐了,眼都不带眨的。”
“其实建学校没什么技术含量,只要用的是真材实料,够结实够亮堂就行。”
“也就是离京城太远,近的话把我徒弟叫过来,都不用我废话,他就能整的明明白白。”
人只要到了一定年龄,不由自主地感受到身体机能的下降,以及这个世界不再需要自己的残酷现实。
前些年秦志远一直陷入到这种内耗中,明知道养的两个儿子都是白眼狼,可依然试图唤醒他们残存的孝道。
达不到目的,就惶惶不可终日,生怕变成那种老无所依的可怜之人。
特别是那次大病之后,情绪的积累让他陷入手足无措的境地,那种不安全感,驱使他把这些年仅有的积蓄全交给儿子。
可得到的结果却让陷入更大的绝望,那两个不孝子,拿到钱之后,想的不是如何孝敬老父亲,而是惦记着他死后房子怎么分,听说古董值钱后,又千方百计套老秦话,甚至联合外人给自己亲爹做局,就是为了从秦志远手上骗到他的收藏。
后来实在没办法,只得请徐建军帮他化解这些手段。
也是在那次痛心疾首之下,和徐建军深谈过后,秦志远才终于想明白很多事儿。
用徐建军的话总结,不能上赶着贴补谁,谁伺候巴结他这个爹到位,适当给点甜头,这才是正确的相处方式。
别以为有亲情血脉的关系,就认为理所当然,学会用利益驱使别人,才是真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