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激荡四十年大侠是你吗

第877章 苦尽甘来

 做好事,让人看见并且感受到,才有价值,但又不能被别人架起来,当作道德模范无限抬高。

 被捧得越高,到最后就摔的越惨。

 已经有无数先行者给徐建军树立过这方面的榜样了,他自然不会走上那种吃力不讨好的老路。

 在没有恶意的情况下进行一些脑补的揣测,在徐建军看来是无伤大雅,听了甚至还乐呵地跟小朱讨论起来。

 “看来我长得在农村也属于耐看的,不然乡亲们就不会把我往小白脸的方向上踹啊。”

 “徐大哥,他们胡说八道,你不生气啊?”

 “我哪有闲工夫为这个生气,再说传这些话的,肯定还是极少数,随他们去吧。”

 “对了,我跟老秦头交代过,让他有空的时候调教一下小李,他也答应了,老秦虽然脾气有点倔,但不管是园林改造,还是古董鉴定,都是有两把刷子的,小李就算是学到点皮毛,这辈子也不用再为老家那几亩地发愁了。”

 听到徐建军提起这个,朱桂花才反应过来,为什么老家建学校的时候,秦爷爷总是指使自家男人干这干那的,并且时不时地点拨几句,原来是存了教手艺的想法。

 “学校开工的时候,健收一直跟着那些匠人一起干活,就是他有些笨,总是不能让秦爷爷满意,没少骂他。”

 “呵呵,骂他就证明有教的价值,如果是朽木不可雕也,以老秦的性子,他是多说一句废话的功夫都欠奉,耐住性子认真学,有手艺傍身,将来走南闯北都不怕。”

 朱桂花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一个劲儿地点头,手上干的活也没停下。

 其实村里那些嚼舌根的说的也没错,自己家里全仗着老太太当初舍的那几只鸡,还有徐建军刚去当知青饿肚子时候的照顾,不然哪有现在的光景。

 他们俩比城里的双职工待遇都好,遇到的也都是好相与的善人。

 朱桂花也听说过别的在城里当保姆的群体,她们的待遇跟自己没法比不说,那些出了钱的城里人,打心眼里看不起她们这些干粗话的。

 又或者看得起了,也是些为老不尊的坏人,那样的情况更糟。

 这也是为什么听到那些长舌妇恶意猜测徐建军的情况,她会那么生气的原因所在。

 同样被徐建军不经意间影响的,还有曙光街道生发剂厂的一众人。

 八十年代的国内,很多民众的头发浓密的需要打薄,发量喜人,秃顶群体很少,一般都是当成病来治的,所以这玩意儿在目前的国内,市场极其有限。

 只有当惯了牛马的小日子社畜上班族,才是消费主力军。

 不过就算依托这个单一市场,也足够养活生发剂厂的一帮人了。

 经过几年的发展,国家外汇也不像前几年捉襟见肘,厂里也终于能见到回头钱了,这才经徐建军介绍,引进了一个普通洗发水生产线。

 摆脱了品类不足的困扰,跳出了国内市场表现不佳的窘境。

 “徐经理,你看这次出国考察的名单,能不能再加两个?机会难得,谁都不想落人后,我这边快顶不住压力了。”

 徐淑芳有些无语,现在这些家伙们,是真把出国考察当成是福利了,她这次是带着任务的,必须抽调生产各个环节的骨干前往,结果要到小日子那边的邀请函之后,厂里那些关系户们就跟炸锅了一样,上蹿下跳。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徐淑芳光收到的礼物都堆成山了。

 都是平时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同事,不好得罪,而且也不是什么值钱的贵重物品,退了实在太伤人,结果开了个头,就彻底停不住了。

 “厂长,这已经是加过之后的方案了,要是继续扩充,就超过人家接待范围了,这是第一次,以后肯定还有机会,剩下的只能等下次了。”

 武学义听了也只能无奈苦笑,为了做人情,他连自己名额都让出去了,结果还是抢破头不够分。

 别人也许不清楚徐淑芳跟脚,但作为厂长的武学义却是鸡吃放光虫—心知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