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1章 眼高手低
单单一个城市,几百万的接待量根本拿不出手,更排不上号。
但在八十年代的京城,全年也不一定能够达到那几天的规模。
之所以会有如此大的差距,人们的生活水平是一方面,基础建设也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这个时候的京城,很多景区没有得到应有的维护,虽然可以说是原汁原味,但体验却不太好。
交通情况就更不用说了,让几十年后的人看现在的京城,用破败不堪这个词儿都显得客气了。
而高档酒店接连开业了好几个,但来京旅游的海外人数也是在不断增长的,这种供不应求的现状,到了京城亚运会之后,才算得到彻底改善。
这个时候酒店的生意是真好做,根本不愁客源。
光看宏泰酒店开业以来,这将近两年时间的生意状况,就可窥一斑。
也就秋冬季节,黄沙满天飞的这段时间,酒店才能稍微缓口气。
廖辉家小孩儿的满月酒,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才有机会在宏泰的宴席厅举办。
别看宾朋满座,沸反盈天,但作为主角的小两口却没什么存在感。
毕竟这里的大部分人,基本都是冲着父母的面子过来的。
廖承勇跟刘雪华分开行动,都有些招架不住。
“老廖啊,你这家伙,前些年的苦没白吃,现在也算圆满了,工作如意,家庭和睦,儿女孝顺,再加上现在孙子外孙女都有了,真是让人羡慕啊。”
“看这话说的,你老何不也一样,抱孙子还比我早呢,有什么值得羡慕的。”
何耀东摇了摇头,看着不远处被一群同龄人围着的廖芸,感慨道。
“你老小子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看看你家两个孩子,学识就不说了,找的对象也都是万中无一,我家那个不成器的小子可不敢比。”
“这地方又是你女婿给安排的吧?怎么没看见他人啊?”
听老朋友夸赞徐建军,老廖同志矜持中又带了点炫耀,漫不经心地说道。
“他刚刚把廖芸娘儿俩送过来,说是去机场送个人,待会儿就回来,不耽误事。”
“老何,廖芸读你的研究生,肯定没少受你照顾,等下咱哥俩得多喝两杯。”
谁知何耀东却不敢居功。
“千万别这么说,整的跟我徇私舞弊了一样,廖芸在我带的学生当中,也属于名列前茅的,就算咱们不认识,对那些让人省心的学生,我也会倾囊相授。”
“何况现在廖芸已经毕业了,我们转变成同事关系,她在年轻讲师当中,绝对属于受学生欢迎的那一波,有些观念,甚至值得我这老家伙去学习适应,就更谈不上照顾了。”
他们曾经也是风华正茂,立志报效祖国的年轻人,一转眼都老了,子女都开始挑大梁了。
像廖承勇这种工科类教授,还有些经验和资源方面的优势,但法律却是非常考验记忆力的学科,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有些方面,他们跟青年一辈儿确实已经没有优势可言。
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很多法律已经变得不合时宜,这就牵涉到修订,甚至推倒重来的可能。
何耀东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感觉到力不从心,一系列的遭遇,让他不得不承认,是到了该给年轻一辈让路的时候了。
所以一向深居简出,钻研学问的何教授,这次才会破天荒地参与应酬,毕竟得给未来的老年生活注入点活力。
“哎,这是历史规律,谁也没办法阻碍,别说你了,我们其他人还不是一样,咱们这一代马上就进入倒计时了,要学会适当地调整自己心态。”
“我听廖芸说,你家何飞现在工作不也挺好的嘛,再过几年退休,逗逗孙子下下棋,偶尔咱们老朋友聚在一起忆往昔,何尝不是人生乐事。”
“也就年龄大点,自己有了孩子,多少能理解我们这些做父母的不易,我也不指望他有多大出息,能养家糊口,安分守己,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