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1章 走别人的路(第3页)
徐建军自然不会想到,他在别处放的一颗卫星,能把远在小日子的任天堂一众人刺的睁不开眼。
世嘉深市工厂投入运营,生产开始步入稳定节奏,徐建军就没有继续停留的必要了。
打通政府环节,走顺出口运输线路,定下未来的发展战略,这是徐建军留在深市这几天的意义所在,至于具体安排方面,自始至终,他都没有过多干涉。
只是通过这几天观察,提拨晋升了一批表现亮眼的基层管理人员。
这个工厂的人员组成比较复杂,但除了从小日子调过来的技术人员,以及部分管理岗,其他人员的起跑线基本持平。
不管是从附近招收进来的村民,还是从宏达输送过来的熟手,又或者通过官方渠道,招收的一批中专生,都是一视同仁,想要得到提拨,完全得靠自身能力。
都知道大老板过来这几天是天赐的机会,谁都想表现一下,以最快的速度往上提。
可老板考察人员的角度,不是他们基层人员能够揣摩的,那些只想着拍马屁的,自然就没有用武之地了。
就比如说第一天发红包利是的时候,谁会想到那也是对他们的一项考核。
那时候大家都欢天喜地,为拿到那十块钱而雀跃,可老板关注的却不是发下去多少钱,而是在这个过程中,是否有人主动站出来,把这个秩序捋顺了。
提起这个,不知道有多少人悔不当初,仅仅十块钱而已,跟以后每月多发的工资哪能相提并论。
当时自己怎么就没意识到,那是在老板和政府官员跟前表现自身价值的绝佳机会。
“小李,你当时是怎么想的,怎么就灵机一动,抓住了那个机会,现在也混了个车间副主任,跟老哥哥说说呗。”
小李刚刚提拨,还没有什么当管理的架子,也不知道管理方面的一些禁忌,被熟悉的朋友问到,也是难掩兴奋之情。
“我也没多想,就是看当初台上那些领导都还没走,咱们领钱要是搞太乱的话,会很丢人,所以就想办法让大家按照培训时候的分组去领,这样一个人可以代表几十个。”
“他们的花名册,本身就是按照这个排列的,简单的很,就是不知道为什么发利是封的那些人没想到用这个办法。”
“哎,你们这些有点知识的中专生,比起我们这些大老粗就是有优势,脑子转的快,我当时领到利是还有饮料,光顾着高兴,哪会想到这些弯弯绕绕。”
“今天你得请客,这外资企业给的工资本来就高,你现在也算是我们的小领导了,还有岗位补贴,一个月多好几十块钱呢,不请客我们可不支持你这个领导工作啊。”
虽然正式上班没几天,但他们这些人,好多都是提前过来参加培训的,这期间虽然只发基本工资,那也比好多普通企业要多。
给他们培训,让他们长见识学技术,反而还给发钱,这在很多人想来,跟白捡的一样,有句顺口溜怎么说来着,拾的麦,磨得面,丢了去他娘的蛋。
所以小李被架起来请客,也没有多大抗拒,半推半就地从了。
别人说的也不错,基层管理,全靠这些普通工人的帮衬,如果他们不拿你当回事,铁了心给你使绊子,那你这个小领导就形同虚设。
跟他们搞好关系没坏处,如果请几顿饭就能实现,也是值得投入的。
这附近接连建了几个大厂,其实在施工期间,已经有好几家饭店开业了,民以食为天,没有人脉以及技术方面的优势,最开始做生意,大多数都是从饮食做起的,这是普通人参与改革发展红利,最简单便捷的途径。
改革之初的京城是如此,北关村一开始发展起来的,可不是什么高大上的华夏硅谷,而是餐饮一条街。
此时的深市也一样,各种大小饭店,只要有人的地方,都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