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1章 脱胎换骨
国内前期那几家有希望打破科技壁垒的企业,说什么技工贸路线之争,其实核心还是话语权的博弈。
究竟哪个是正确路线,谁都不敢保证最终结果是正向的。
所以简单容易见成效的那个就得到了广泛支援,不能说这些人目光短浅,都是利益使然。
后来的发展证明了,他们的这种选择,钱是赚了不少,但大部分都落到个人口袋里。
技术上没有什么创新突破,完全依赖供应链的整合,实际就是利用国内广阔的市场,给那些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攫取利润,自己也跟着分一杯羹罢了。
命门握在别人手中,自然没有底气和节操,硬的结果就是分崩离析,没有人能够接受那样的结果,所以只能一条道走到底。
别说那家贩卖联想的公司,其实就他们京大已经崭露头角的方正,搞到最后也是一锅粥。
盲目的资本扩张,场面上倒是挺好看的,内部却是派系林立,纷争贯穿始终,也好看不到哪儿去。
所以徐建军不管对哪家,都没有什么好感,不过因为参与了部分方正的谋划,多少还会有些感情上的倾向。
但对另一家就是纯纯的恶意了。
他们不是想靠着那个毫无技术含量的汉卡坐等着收钱嘛,徐建军新推出的计算机,主机板就把汉语不相容的问题给解决了,根本不用额外再买那玩意儿。
他这种行为,属于断人财路,徐建军一般情况下不愿意这么做,但这次却义无反顾。
目前效果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毕竟前期的电脑,特别是采购苹果和iBm机型的单位也不少,汉卡对他们来说还是有帮助的。
但这种悄无声息的侵蚀,等他们发现的时候,可能已经为时已晚。
到时候也只能另寻他路,给自己企业创造新的利润源泉。
就是不知道少了这么一个赚钱利器,他们将来还能不能走的顺风顺水?反正徐建军是不会闲着没事儿替他们操心的。
有那功夫,他更乐意跟老同学们交流一下感情。
他们七八级毕业也有四年多了,参加工作的基本上都混到了基层管理岗位。
这些人目前就是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
所以这次回母校个个都挺精神的。
宿舍除了在外地就职的王谦,还有那个不合群的舒文科,其他凡是在京城的都到齐了。
老大哥李晓平这是毕业之后第一次组织他们京大七舍317的聚会,徐建军既然在京城,肯定得给面子。
他们前两届的同学,发展到后来,或许也有那种狗屁不通所谓的砖家,但大多数发展的都还不错,像分到银行系统的冯闯和舒文科,就这么按部就班地混下去,将来的成就也不会低了。
而选择在体制内端饭碗儿的李晓平,目前已经是京大所在区财政系统的一员干将了,同样前途无量。
本来徐建军的起点最高,毕竟直接去的是部委,那可是国家的权力核心,等摸清了单位的庙门,随便找个地方下放历练,提一级那是惯例,只要表现的好,再杀回原单位,就不太可能是无关痛痒的小角色了。
“建军,你要是没辞职,现在最少也有个正科待遇了,你小子就是太任性了。”
李晓平拍着徐建军肩膀,不无惋惜地说道。
“对啊,你一下子就点到问题的关键了,我这个人太任性,很难在体制内老老实实混下去,如果不及时跳出来,不是我把我们领导气疯,就是我自己被憋出内伤来,与其那样,还不如放过彼此的好。”
“前两天我去找老领导唠嗑,在他办公室坐了会儿,别提多热情了,要是还在原单位待着,大机率面对的就是劈头盖脸的指责了。”
跟徐建军最熟悉的冯闯听了他的胡言乱语,直接揭穿了他的谎言。
“你们曹司长对你多器重我就不一一细说了,人家一门心思把你培养成国家栋梁,结果是你自己烂泥扶不上墙,完了还在这儿说风凉话,你亏心不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