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5章 尘埃落定
这个和毛熊关系友好时期援建的厂子,拥有一个极大的家属区,学校、商店、浴池等生活配套一应俱全,甚至旁边还有个专属医院,以前都是不对外的,也就这两年因为效益问题,开始面向附近的村民接诊了。
然后幼儿园、小学、初高中,厂属子弟从小到大基本上都在这个封闭的圈子度过,之前也没觉得有什么,甚至很长一段时期,他们都是周围村民们羡慕的物件,毕竟是吃商品粮的,每月有工资发,工人的身份说出去那也是相当能拿得出手。
前些年,周围村子的姑娘,都以能嫁进这个厂子的工人为荣,只要是家属,厂区招人都会优先考虑。
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风向发生了巨大变化。
由于装置、技术长期得不到更新,他们厂子生产出来的东西跟那些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拉越大,上面分派的任务就逐渐收缩。
他们这种性质的企业,跟普通的还不一样,可以说完全就是跟着国家的计划走,结果现在他们生产出来的东西,连自己国家都看不上了,厂里的情况可想而知。
响应国家号召,走军改民的自救路线,结果他们这些长期吃计划红利的企业,很难摆脱那种僵化的体系。
接连不断的尝试,资金砸进去不少,效果却是微乎其微。
很多工人都私下议论,不折腾还有一口气在,经过他们领导层锲而不舍的改革,终于离死也不远了。
所以在这种大形势下,有能力有关系的,已经在想方设法逃离这个牢笼。
继承岗位,献完青春献儿孙的操作,在如今这个时代,貌似已经勾不起人们的热情了。
现在能靠着自己的双手,闯出另一番天地的,才是真正的风光无限。
而廖荃,却走了另一条路,可她走出的道路,别人只有羡慕嫉妒的份儿,却无法轻易复制。
所以廖荃自从到家之后,客人就没断过,刚开始是拐弯抹角的亲戚,后来是从小大到的同学,到最后很多廖荃都没印象的,也跑出来凑热闹。
廖荃反复跟他们说起京城上学时候的艰辛,还有港岛嘈杂的环境,试图抵消他们过于美好的憧憬,结果却聊胜于无。
有个亲戚还当场指责廖荃不实在,说他们看过不少港岛电视剧,里面那生活,简直是梦里才有的场景,哪像廖荃说的那样,拥挤不堪,还黑社会盛行。
“他们过来之前,心目中已经有了固定印象,找你只是求证一下,随便附和得了,没必要较真儿。”
“爸,你没听那个姨话里话外的意思,是打算让我给她闺女在港岛谋个差事,我哪有这能力啊,只能尽量往坏处说了,我要是敢说在那边住别墅,出入有小汽车接送,这个年应该都不用过了。”
“哎,你个小滑头,以前你可不这样啊,这出去半年,都学会骗人了。”
面对老爸的指责,廖荃却浑不在意地吃着奶奶做的枣糕,还冲一旁的老弟告诫道。
“廖小胜,你从我这里骗走的港币,是不是拿出去炫耀了?要不然也不会那么多不相干的人跑咱家凑热闹,我告诉你啊,柜子里的巧克力没你份儿了。”
“我昨天去看刘老师,向她打听你现在的成绩,人家愣是没憋出一句夸你的话,可想而知你在学校里的表现,就这你还想去京城上学?如果把你安排过去,次次考试垫底,咱大伯是德高望重的大学教授,他可丢不起那人。”
廖胜别看在家人跟前挺跳脱的,可一出了门,就是怂包一个。
见了一向严肃的大伯,更是全程小心翼翼的状态。
“那我跟姐你一样,也住芸姐家里行不?姐夫可不止一次说过,什么条条大道通罗马,也不是只有读书这一条路走。”
廖荃恨铁不成钢地看着自己这个不成器的弟弟。
“姐夫那话是说给咱爸听的,你还真当成是理由了,既然你认可这句话,那就完全没必要再跑去别的地方上学,那不是浪费功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