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0章 一本正经(第2页)
如果发展良好的世嘉,都在考虑在外建厂缩减人力成本的开支,那么处于下风的任天堂,怎么敢稳坐钓鱼台。
而且从深市招商人员与任天堂决策层谈判的过程就能体会到,他们对世嘉这个竞争对手的异常重视,几乎紧盯对方的每一个决策,生怕一个不小心,就被甩在身后。
两大游戏业巨头在深市扎根,牵涉到的产业链条可就更多了,反正世嘉确定在此建厂的前前后后,从小日子招商过来的生产企业,比前几年加起来都要多。
试问在这种情况下,深市的招商人员怎么可能会怠慢世嘉这个源头驱动力。
厂区附近的道路有坑洼,报上去的第二天,施工人员就已经就位;路灯不够亮,夜班工人回家不方便,也是立马就给换了一批新的,灯泡亮的二里开外看着都感觉刺眼。
崔国康考大学之前在国营单位干过,最清楚这帮人的尿性,属于抽一鞭子才给你动一下,想要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太难了。
而深市这边,不管是政府办事效率,还是商业氛围,都比其他地方强太多了,就算他老家沪上,也远远比不上,活该这里成为开放的视窗。
“老板,我们现在已经能把产品不良率控制得到1%以下,最佳化工艺之后,这个还能再降。”
“还有几家本地的供应商,经过几次拒收,加上我们的质检员进驻之后,产品质量得到了有效保障。”
崔国康不知道徐建军叫他来干什么,不过已经提前做好功课,厂里的运用情况了如指掌,对于徐建军的提问也能对答如流。
“嗯,这些我从每月接收到的传真就能大致了解到,不过显然没有国康你描述的详细。”
“从正式开工到今天,已经过去半年多时间了,我总共也没来过这边几趟,工厂之所以能够运转的如此流畅,你们功不可没。”
“现在工厂的几个高层当中,有专攻技术的,有负责生产的,也有管人的,只有你,既有在咱们国内上大学的背景,又有在小日子留学的经历,对技术不陌生,对企业的战略方向也有认同感。” “把行政这块交给你负责,不光是让你管理工厂这堆乱七八糟的杂事,最重要的一点,是把除了生产销售的其他方方面面都给捋清楚了。”
崔国康当初在小日子留学,之所以毕业之后选择义无反顾地留下来,就是想过上更好的生活。
跟沪上逼仄的弄堂相比,他更喜欢住在东京考究的住宅区内。
回国找个单位任职,还是免不了论资排辈那一套,就算他顶着留学生的光环,有些程式还是要慢慢地走。
可在国外,他看到了更多的可能。
那个一开始连日语都说不明白的周春来,还得靠他一点点的教导,才能跟那些小日子同事交流。
可短短几年时间,他就被提拨为通力公司配送体系的负责人。
管着几个仓库,以及车队的调配权,就连那些小日子员工,见了都得对人家客客气气。
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崔国康想不动心都难。
可他如果是兼职那时候就进通力,正是发展壮大的阶段,机会就多,可等到他毕业之后,基本框架已经形成,想要获得认可,就需要付出成倍的努力,关键还未必能得到赏识。
所以在得知有去世嘉这样更大的公司任职的机会时,崔国康又一次地选择了改换门庭。
而且这次还真让他赌对了,世嘉的发展,那真是一步一个脚印,在世界游戏行业不景气的阶段,世嘉却先一步走出了泥潭,一扫游戏行业的颓势。
而且上市之后,资金充足,方向明确,很快就把紧追不舍的任天堂远远地甩在身后。
有那么一段时期,崔国康只要联想到这些成就,都是一个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国人创造的,他就有种不真实感,可徐建军人虽然不经常出现,但世嘉的方方面面都有他的影子存在。
后来慢慢想通了,看开了,崔国康撇开成见,再去揣摩徐建军的一举一动,才能深切体会到自己与别人之间的巨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