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7章 幽园夜语深 爷孙剖心言(第3页)
海宝儿缓缓点头,将这番话深深记在心底,“孙儿明白爷爷的苦心,定当谨记教诲。爷爷,您也要保重身体,莫要为旧案过度操劳。孙儿坚信,有生之年,我们祖孙二人定能携手揭开所有谜团,让雷家旧案的真相水落石出,告慰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
听罢,老把头的眼神骤然变得坚定而决绝,像是做出了某种重大的抉择,他凝视着海宝儿,一字一句缓缓说道:“宝儿,爷爷要离开一段时日,去办一件关乎过往与未来的大事。”
海宝儿心头骤然一震,脸上满是惊愕与担忧,急忙追问:“爷爷,您要去做什么?为何要突然离开?如今京城局势纷乱,各方势力暗流涌动,况您身上还有旧伤未愈,若就此离去,孙儿怎能放心得下?”
老把头脸上露出一抹温和的笑意,“宝儿,有些事情,关乎太多人的命运,也关乎雷家旧案的最终答案,爷爷必须亲自去做,旁人无法替代。你放心,爷爷行走江湖数十载,自有分寸与应对之策,不会让自己陷入险境。你只需留在京城,小心应对各方势力的试探与算计,守护好自己,待爷爷归来之日,或许所有的谜团都会迎刃而解,真相也将彻底大白于天下。”
“但……”
海宝儿还想再说些什么,试图劝阻,却见老把头摆了摆手,打断了他的话:“莫要多问,此事牵连甚广,其中关节非你此刻所能掌控,知晓过多反而对你不利。你只需牢牢记住,无论将来遭遇何等变故,身处何种困境,都要坚守本心,守住心中的道义与底线,莫要被世俗的繁华表象、权力的诱惑纷争迷失了方向。还有……那个武家丫头,武皇的嫡长女武承零,爷爷瞧着性子直率,心地纯良,与你亦是意气相投,你可得好好把握这份缘分,不必被上一辈的恩怨纠葛所束缚,徒增遗憾。”
海宝儿望着老把头眼中那不容置喙的坚定,知晓自己已无法劝阻,心中满是不舍与担忧,却也只能重重点头:“爷爷,孙儿记住了。您务必多加小心,孙儿盼您早日平安折返。”
老把头缓缓起身,伸出手掌,轻轻抚摸着海宝儿的头顶,带着长辈对晚辈的疼爱与期许:“好孩子,长大了,也懂事了。照顾好自己,便是对爷爷最好的慰藉。”说罢,他不再多言,转身迈步,朝着竹林深处走去。
佝偻的背影在夜色的笼罩下显得格外孤寂,却又透着一股义无反顾、一往无前的决然,渐渐融入浓密的竹影之中。
海宝儿伫立在原地,久久凝视着老把头离去的方向,目光追随着那道身影,直至其彻底消失在沉沉黑暗与婆娑竹影交织的尽头,才缓缓收回目光。
更漏滴答,夜色渐深,静谧的庭院中只剩下风吹竹叶的簌簌声。海宝儿心中五味杂陈,既有与至亲分别的不舍,更有对前路未知的迷茫与担忧,沉甸甸的情绪压在心头,难以释怀。
随后回到房中,斜倚在雕花拔步床的床沿,素白寝衣半敞着,乌黑的发冠松落于檀木枕畔,发丝微散,添了几分落寞。
“巢父山野遗牧”“许道开洗耳颖水”“陶贞白挂冠神武”,这些青史留名的大能隐士所秉持的处世之道与修行箴言,犹在耳畔回响,劝人放下执念,顺应天道;可浮青阁密室中,那些记载着何天承、景侯、高长躬三人修为与事迹的古籍残卷,又分明昭示着超凡强者真实存在于世间,他们的力量足以搅动风云,改变乾坤。
若老把头所言非虚,那些超然物外的大能当真如闲云野鹤,淡泊名利,恪守天道,那雷家满门百余口人,又为何会在某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夜之间化作枯骨,死状凄惨,无人敢究其责?
这世间,当真有如此巧合之事?
海宝儿猛地坐起身,锦被顺着他的腰间滑落,露出线条分明的脊背。他赤足踩上冰凉的青砖,寒气顺着脚底蔓延至全身,却未能让他混沌的思绪清醒半分。他踱步至书案前,抓起案上狼毫,饱蘸浓黑的松烟墨,挥毫泼墨间,宣纸上倏然落下苍劲狂放的狂草:“若真有十境强者隐于世间,其手段当如春冰解冻,于无声无息间便可倾覆山河,屠戮众生如碾蝼蚁。雷家之劫,莫不是……”
写到此处,笔尖骤然戛然而止,一滴浓墨自笔尖坠落,在宣纸上缓缓晕开,像一滩早已干涸却依旧触目惊心的血迹,在昏黄灯火下散发着压抑的气息。
窗外忽有夜枭发出一声凄厉长啼,划破了深夜的静谧,惊得海宝儿浑身一颤,手中狼毫险些落地。他抬眼望向窗外深邃的夜空,穿透层层黑暗,看见老把头佝偻的背影正行走在未知的险途中。而自己,又该如何在这暗流汹涌、危机四伏的世间,凭借一己之力,撕开重重迷雾,触碰到那被层层掩盖、被岁月掩埋的最终答案?
无数疑问盘旋在心头,却无人能为他解答,唯有夜色,依旧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