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轮流当值

 北宫,御书房。

 孙资一路快走,终于赶在曹睿晚膳之前把辅臣们的总结文书呈了上来。

 四卷竹简摊在桌上。曹睿刚看了第一卷,眉头就皱起来了。

 竹简开头的几个字是“臣大司马休”,是曹休的总结没错了。在曹睿看来,曹休写的报告完全就是垃圾,简直浪费了这卷竹简,也浪费了这点墨水。

 “子扬,你过来看看。”曹睿把竹简丢在了一边。

 一旁站立的刘晔拿起竹简,边看边小声读了起来:“鼠兮东吴,不敢过江。贼兮西蜀,无胆北上。伟哉大魏,王道兴昌。”

 读到最后,刘晔甚至快笑出声来。大司马曹休的简报,确如五岁稚童一般。

 曹睿摇了摇头,接着拿起第二卷竹简。

 当初曹操为了培养子弟,曹真、曹休等人都曾与曹丕共同吃住。曹休对经典毫无兴趣,一心苦练马术战法,后来执掌了虎豹骑。

 曹真比曹休强一些,认认真真进学了一年多,但后来多年的武将生涯,让他识文断字的能力,比曹休强不了太多。

 竹简开头几个字是“臣大将军真”,曹真写的总结就详细些了。先帝曹丕驾崩的消息传至各地,各地镇守的将领纷纷写信致哀。

 曹真和其他三位辅臣讨论之后,认为可按依照武帝驾崩的例子,各地守将不必奔丧,在各地为先帝置灵堂祭拜就可。

 曹真也就写了这一件事情。

 接下来就是陈群和司马懿的报告了。曹睿仔细阅读了一下,发现这两人像在比赛文笔。各方面的国事都提了一些,但也只是些定性的总结而已。

 曹睿叹了口气。大魏的辅臣不应该水平这么低,看来还得自己这位皇帝陛下亲自出手,给他们好好上一课。

 “中书令,你去尚书台是怎么和辅臣们说的?”

 曹睿皱着眉头看向孙资。

 孙资心里一怔。刚才他已看见曹睿把曹休曹真的竹简都扔出去了,不知皇帝现在是否要怪罪自己。

 孙资拱手恭敬答道:“禀陛下,臣和辅臣们说,让他们每人自行写一份报告,还说陛下要亲自审阅。”

 曹睿哼了一声,他当然看出来是几位辅臣亲自写的。曹休曹真的书写如鬼画符似的,一般文人想故意写还写不出来。

 想到这里,曹睿决定亲自教教他们。

 “孙中书,为朕拟旨。”

 魏国继承汉制,朝堂中枢的权利机构也基本相似,可分为尚书台、中书省、侍中寺。

 中书监刘放和中书令孙资,这两人执掌宫廷机密,负责拟旨宣旨等等诸事,是皇帝的机要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