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如坐针毡(第2页)
从军二十余年,投降之人曹真见得多了。曹真一眼就看出,这个谢旌是起了误会。不过误会归误会,想要靠近陛下是绝对不可能的。
曹真指着谢旌骂道:“这是在御前,成何体统?你以为陛下要杀陆逊吗?”
谢旌缓过神来,看了看皇帝,又抬头看了看曹真。
曹真无奈,只能继续解释道:“陆逊这是惹了风寒,为了避免病气传染给旁人,因此令人将陆逊带出去了。”
“既然到了我军营中,定有医官会照料他。反倒是你,为了在陆逊神志不清之时前来?你们就没去找吴军其他将领吗?”
谢旌面带愤恨的说道:“将军,我们自然去找了!但大都督在病中,我们制了担架抬大都督又行不快。这些将领昨日傍晚说的好听,都说要一同进退,但晚间为了逃跑,谁都不愿意等我们一二!”
曹真又问:“昨日你们阵中说了什么?”
谢旌解释道:“昨日我在大都督身侧听得清楚,各位领军大将见军势已颓,都打算要缓缓进山之后再各自领部曲逃走。谁料你们一喊,他们就都各自跑了。”
曹真此时已经全然听明白了。
明显东吴众将为了跑路,已经完全顾不上彼此照应了。而陆逊又生了急病,其部曲束手无策之下,为了替陆逊寻找医药,不得不出来寻找魏军,以避免陆逊在冬日的山中病死。
曹睿说道:“你叫谢旌对吧?忠心护主
、算个义士,可愿归降?”
谢旌倒没犹豫,直接说道:“若皇帝陛下愿救大都督,我自然愿意归降。”
曹睿笑了一声:“陆逊虽然率军与朕为敌,但留他一命,朕还是做得到的。”
谢旌流泪流得愈加厉害了:“臣谢陛下恩典。”大男人哭哭啼啼的确实不成样子。曹睿冲着侍卫摆了摆手,随即两名侍卫将谢旌从地上拽了起来,随即拉出去了。
曹真这时看向皇帝说道:“陆逊显然是发了风寒,加之昨夜吐了血,能不能活下来还在未知之间。若其侥幸存活,陛下要劝降于他吗?”
此时的帐中,只有曹睿和曹真二人。
方才曹睿说谢旌忠心护主,倒也没说错。只不过谢旌的‘忠’,不是对于吴王孙权的忠,而是对于自家大都督陆逊的忠。
东汉二百年下来,普遍存在着可被称为‘二元君主观’的一种潜移默化的制度。
简单来说,汉代以郡为国,郡国两者都是同级的,郡守如国君一般。对郡守忠诚效死,这是忠。对皇帝忠诚效死,这也是忠。
这也是汉末诸侯争霸之时,多少忠义之士为自己名为‘主公’的军阀效死而心甘情愿的原因,社会是赞扬这种行为的!
但你若是说什么忠于汉室、良臣择主而事这种话来,大家也都能理解。
而陆逊在东吴的官阶,本就已经到了开府的阶段。谢旌此人准确来说,就是陆逊自己的私官。为了陆逊的死活将陆逊带到魏军营中,貌似确实是一个合理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