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4.第270章 进退两难(第3页)

 “此事是杨威公做的。”诸葛亮解释道:“吴懿从略阳退后,杨仪总觉得广魏太守赵凌行事不合常理。”

 “杨仪借了我的印信、又以我的名义给赵凌去了私信劝降。那赵凌这才开口,说除非本相亲至,否则他绝不会降。”

 费祎大惊:“丞相如此就信了?”

 诸葛亮语气平静的说道:“赵凌将他的次子给本相暗中送来了。”

 费祎一阵无语,这广魏太守赵凌做的好买卖!

 在此汉、魏国战之时,赵凌以一个次子就从漩涡中超然出来了。

 若诸葛亮不至、魏胜汉败,赵凌也不过死一个次子罢了,他甚至会说此人并非他次子、乃是丞相作伪。

 若诸葛亮亲至、汉胜魏败,那赵凌也是早就与汉军联络、主动归顺的。

 真真是首鼠两端!

 果不其然,第二日、也就是二十日的中午时分,诸葛亮率军亲至临渭城下,然后广魏太守赵凌开城归顺。

 一片皆大欢喜之感。

 继天水、南安两郡之后,广魏郡乃是第三个归顺蜀汉的郡治之城了。

 蜀汉军队入城接管城防后,赵凌则在城中备下酒席,欲要款待诸葛亮及其身边的一众蜀汉官员。

 如今广魏郡归顺蜀汉,全据陇右的战略又进了一步、自然是可喜可贺。

 诸葛亮并非不食人间烟火之人。与之相反,诸葛亮身长八尺、体魄雄健、酒量极佳。甚至还会在与人饮宴醉后观察、来探知下属的品行心性。这种方法若非极度豪饮之人,万万是使用不出来的。

 “赵太守是豫章人?”酒宴之中,诸葛亮略带笑意的看着年已六旬的太守赵凌问道。

 此刻的府衙之中,自然是诸葛亮坐于上首。而刚刚归顺的赵凌也不敢怠慢,连忙从席间起身,向诸葛亮拱手说道。

 “禀丞相,属下籍贯为豫章郡南昌。当年袁术之乱后,属下之父带着属下一并从南昌迁至襄阳,而后又从襄阳迁到南阳。”

 “而后就在朝中为吏,建安二十年从洛阳来到雍州任州中属官,黄初年间被点了广魏太守。”

 诸葛亮面上依旧带着笑意:“那赵太守归顺大汉,又对本相有何请求啊?”

 赵凌面上陪着笑,连忙说着不敢:“属下归顺大汉,哪敢对朝廷有所求呢?”

 见诸葛亮依旧笑着盯着自己,赵凌顿了一顿,随即缓缓说道:“如今汉与吴不是已经同盟了吗?属下只求能回故乡南昌终老罢了。”

 赵凌信誓旦旦的举着右手:“属下只此一求,还望丞相能够恩准!”

 诸葛亮哈哈大笑:“不就是回南昌吗?赵太守勿忧,本相会亲自给孙

权去信的,此事实在不值一提。”

 赵凌大喜,连连给诸葛亮躬身行礼。

 “略阳急报,略阳急报!!”

 就在宾主尽欢、众人宴饮之时,门外传来了传令兵的急报之声。

 诸葛亮随即面色一凛。(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