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闫家父子均为生意忙(第2页)

 闫埠贵每天为了把自己的花生卖掉,不得不持续降价和别人竞争,饶是如此依旧不算特别好卖,导致每天花生米的份量也在减少。

 销量减少,利润也在减少,最近闫埠贵每天的纯利润已经只剩下两三块钱。

 按理说这个钱也不少了,算下来一个月能赚大几十块,相当于一个高级工人的工资呢。

 但闫埠贵之前已经体验过一天就赚十几块的富贵日子,整个人对钱的阈值和满足度都被极大地拉高了,现在一个月几十块的收入明明不低,却再也满足不了闫埠贵。

 闫埠贵现在每天出门除了卖花生米,就是观察其他人在做什么生意,看有没有能赚钱又好抄的,自己‘学习’一下。

 不过进展并不好,毕竟闫埠贵没啥特长,他都容易学会的东西,其他人也肯定能学会,如果真有这种容易学又好赚钱的生意,肯定早就到处是模仿者,然后相互竞争,导致生意变得难做。

 而剩下的,要么是能赚钱,但对某种手艺或者能力的要求太高,闫埠贵只有羡慕的份,根本学不来的。 要么就是很容易学,但利润还未必比得上卖花生米,连闫埠贵都看不上的。

 忙碌了一天的闫埠贵又带着两块多的纯利润回到家里,杨瑞华见了赶紧端上饭菜。

 “老闫,你回来了,赶紧吃饭吧,你尝尝今天的鱼肉成不成。”

 杨瑞华端上来的饭菜还是窝头和熏鱼,不过熏鱼不是孙小青做的,而是杨瑞华自己揣摩着模仿做出来的。

 因为闫埠贵在外面一直找不到好的生意项目,花生米赚钱又太少了,所以他一直对孙小青的熏鱼念念不忘,现在还没放弃复刻出孙小青的熏鱼的口味。

 闫埠贵洗了手,坐下来夹了一筷子杨瑞华做的熏鱼。

 鱼肉才一入口闫埠贵就觉得不对,这鱼肉不如孙小青做的紧实,而且一入口一股腥味连烟熏味都盖不住。

 本来孙小青做的熏鱼蒸熟之后滋味很美,粗糙的窝头蘸着蒸鱼的汤汁都能变得美味。

 但杨瑞华自己做的熏鱼味道实在不行,连闫埠贵这么节省的人,都要赶紧咬一口粗糙的窝头,才能把鱼肉一起给吞下去,不然实在是难以下咽。

 杨瑞华看了也知道这次的熏鱼还是不行,叹了口气,拿起窝头吃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