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 手机界的东西大战(第3页)

 虽然他们原本有自己的判断,但洪七和洪氏的实力让他们不敢小觑。 

 就好像录像机,他们原本认为以华夏的消费能力,应该还无法接受价格如此高昂的消费品。 

 但后来的事实证明他们对了一半错了一半。 

 华夏的消费者确实无法接受价格五千元以上,还需要两台机器才能够翻录录像带的录像机。 

 但华夏消费者可以接受价格只要两千多元,并且可以做到一机翻录的录像机。 

 可见华夏消费者接受不了的不是商品,而是那离谱的价格,只是西方的人工成本摆在那里和利润需求摆在那里,注定了他们无法生产出洪氏那样廉价又好用的产品。 

 而如今,洪氏和他们在手机行业上的判断再一次发生了冲突。 

 现在在西方市场流行的手机,价格对于华夏的消费者来说依旧极其昂贵,这也是他们判断华夏暂时还不会进入手机时代的主要原因。 

 但洪氏在这方面的布局让不少厂商开始紧张,毕竟洪氏有不少成功的经验在前,如果让洪氏真的生产出几千元的‘廉价’手机,并且利用先机把持住了市场,那他们延后两三年再引进价格动辄上万元的手机将毫无竞争力可言。 

 如此,他们将失去华夏这样一个前景巨大的手机市场! 

 之前没能抓住华夏的录像机市场己经让那些资本家抓心挠肝地难受,万一再失去手机市场,他们将恨不得吐血。 

 手机市场本就比录像机市场更为广阔,因为录像机本身可以一机多人使用,只要购买一台设备,七八个,甚至十几个人同时使用都没问题。 

 但手机不同,这种更加私人化的设备与寻呼机类似,极少会借给外人使用,一人一台只是基本,在未来的设想中,一人持有多台手机也不奇怪,不同的商品定位注定了手机的市场远比录像机更为庞大。 

 这些资本家思索再三,决定跟上洪氏的脚步,不能再错失华夏的手机市场! 

 既然他们大概率无法生产出比洪氏更便宜的手机,那就趁着洪氏的产品上市之前,利用时间差抢占市场! 

 抱着这个主意,在洪氏的手机正式投产上市之前,外国公司赶紧将海外己经成熟的手机产品引入华夏。 

 一台全新手机叫价28000元,甚至超越了一台全新的汽车,但即便如此,销量依旧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