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霆一击仗剑至天涯

第296章 集约发展(1)(第2页)

 有天子这句话,一切都值了。

 对于奖赏,他们并不关心。

 相较于在京为官的群体,哪怕是少府的大批职官,隶属于兵仗局的这批职官,都是很纯粹的。

 大明国情是尊儒兴科,对于广大读书人来讲,他们寒窗苦读十余载,就是为了能金榜题名,继而跻身进官场仕途中,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却有那么一批读书人,甚至是官吏,对于火器火炮等领域感兴趣,甚至愿意持续投身其中,这在自诩正统的士林中,简直是离经叛道的典型。

 但凡他们真想得到些什么,就不会干眼下做的事情了。

 “禀陛下~”

 王徵收敛心神,看了眼随行的诸同僚,神情正色道:“时下兵仗局所辖的体量,相较外迁出城之际增加很多,仅在西山一带,便筹设有枪炮、火药、盔甲、刀具、弓弩、煤、冶炼等诸厂。”

 “而根据不同的需求,在西山的诸厂下辖诸工坊更多,就像西山冶炼厂下辖工坊数十处之多,从而满足其他诸厂的不同需求,按着陛下先前的旨意,兵仗局在设法研制特种合金,特种钢料,只是现在基础理论还在完善中……”

 任重道远啊。

 听着王徵介绍的种种,朱由校心底生出感慨,其实真要论起来的话,大明在应用技术方面并不落后,还涌现出一批杰出人才,不过生产力的提升,离不开科技领域的发展,而科技领域想要有突破,在基础理论层面的框架就必须牢靠。

 诸如代数公式、高等数学、物理定律、化学公式、几何定理等等,上述这些都必须要完善才行,如果这一基础框架不牢靠,那么科学领域就发展不起来。

 最为直观的一项例子,莫过于黑火药和黄火药,黑火药的性能,爆炸威力,势能等等,都无法跟黄火药相比,可想要研制出黄火药就涉及到化学领域。

 如果此事不能有所突破的话,那么枪炮的研制就受掣肘,毕竟前膛燧发搞的再好,那终究比不过后膛燧发,可话又说回来,独靠黑火药作为基础,那一切都是有限制瓶颈的。

 都说窗户纸捅破了,便会一顺百顺了。

 可那也要看是哪阶段的窗户纸。

 朱由校知晓的东西终究有限,他所能指明的方向,仅限于一个大概得方向,知道朝这个方向走没错,可具体的摸索过程还要有,不然基础根基都不牢靠,你想图谋发展纯粹异想天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