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霆一击仗剑至天涯

第1094章 解决之道(第2页)

 朱由校御览着所持密奏,眉宇间透着感慨道:“受中枢及漠南的影响,还有西北多地出现的灾情,孙传庭这帮西北督抚的压力,不是一般的大啊。”

 “陛下英明。”

 南书房大臣陈明遇作揖道:“今下在西北诸省多地,时局是处在不稳趋势下的,尤其是边陲诸镇众卫所,似有一些群体察觉到异常,所以有人在暗中推波助澜。”

 “这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西

北治下的粮、布、油等涉及民生的价格,正以缓慢的趋势涨幅。”

 “而进出西北的要道虽不少,可最主要的那条是经潼关进关中,继而转运到西北各地而去,而经潼关,就必须要经风陵渡。”

 “对于今下的情况而言,牵扯到民生的各项所需,必须要大宗的进入到西北去,这样才能缓解西北局势,特别是粮食。”

 朱由校眉头微蹙起来。

 粮食,不管是在任何时期下,都是极其重要的战略物资!

 治理一个国家,难就难在资源调配上,尤其是幅员辽阔下,这地势地形也极其复杂,在没有便利的交通基础下,有些事一旦选择做了,是需要付出对应代价的。

 “南书房是怎样解决的?”

 想到这里,朱由校放下密奏,表情严肃道。

 “禀陛下,针对我朝一北一南双线作战的实际,结合多省集约型手工制造业的推进,鉴于当前的整体国情,南书房草拟了一份决策。”

 陈明遇不假思索,掏出一份奏疏,便作揖禀道:“其一,是从榷关总署方面,发布针对西北方面的商运,想要从张家口堡、杀虎口等边陲榷关进出展开草原贸易,必须要携带对应规模的各项民生所需,当然,为了提高往返草原的商贾积极性,榷关总署要推行对应的减免惠政。”

 “其二,责成四川、郧阳、湖广等地,在确保本地各项需求以外,组织进行一场官督民运的贩运行动,对此在茶马古道、盐税等方面进行一定的减免,由于这是属于一个较长期限的行动,所以针对这部分的减免,力度不必像……”

 在听陈明遇讲述种种之际,朱由校御览着南书房草拟的决策,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书房所肩负的职责与担子,也变得愈发重了起来。

 原因很简单,大明跟过去相比,已然是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别的不说。

 单单是集约型手工制造业,早就从北直隶一地走出去了,唯一存在区别的,就是规模大小了。

 但不管怎样说,因为该制的逐步推行与扩大,使得在大明治下,脱离农耕的群体规模在不断增加。

 想要解决好不断在变的大明,就必须要改变思维模式,不能停留在旧有的那套,去治理现在的大明。

 这也使得两书房的规模在不断增加。

 朱由校当然知道这样不好,毕竟两书房的定性是智囊团,但是现在呢,或多或少已有偏离这一设想的趋势。

 但是没办法。

 即便是想改变两书房,也必须要等阶段性改革取得成效,针对于中枢有司的改革,进行一次调整与细化后,一部分群体是要分流到对应有司去的,等到那个时候,大明中枢就能以更强有力的姿态推动改革,直到下一个卡点出现,再与之做出对应的调整。

 改革这杆大旗一旦竖立起来,就没有说后退的可能,必须要顶着层层压力,不断地向前迈进才行,否则就会功亏一篑。

 这也是为什么越到改革后期,面临的形势与局面越复杂的原因,因为这是在逐步的触底,是直击根本所在的。

 “就按这份决策来办。”

 朱由校认真看过以后,在思量刹那后,拍板说道:“不过对于各项监察,必须要落实到位才行,朕不希望在为西北输送各项所需,确保西北时局安稳,以为孙传庭他们争取更多时间下,存在任何有猫腻的事。”

 “所以针对各项监察,必须要有对应的有司负责好,南书房这边,也要抽调人手专门盯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