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霆一击仗剑至天涯

第1148章 直面(第2页)

 但卢象升是发起者不假,可具体执行的却是他们。

 如果有些事情,不现在挑明去讲的话,真等到事儿做起来了,到时却没有任何办法解决了,那他们势必会受到冲击与影响的。

 这可不是他们贪恋权势,实则是他们不能有任何问题,毕竟现阶段的浙江各地,可有不少事宜在推行着,他们离开了现在的位置,那这些事儿谁来做?

 “既是致仕官员,那从法理上来讲,他们就是民,而非是别的。”

 在道道注视下,卢象升眼神坚毅道:“而何抚台提到的赏赐,提到的牌坊,那正是因为他们曾经为朝为民立有功,所以朝廷才会对此有所表示。”

 “这个前后关系是不能颠倒的。”

 “不是说他们曾经立下功了,致仕以后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倘若是这样的话,那要律法何在?”

 “再一个,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的表率,是在职的各级官吏,连他们都要响应新制号召,为什么这些致仕官员就不行了?”

 “难道他们的权势,还要比在职官吏大吗?”

 卢象升的话讲出,让堂内气氛变了。

 ‘这个卢建斗,是什么都敢讲出来啊。’

 一直在看的蒋臣,听到卢象升讲的这些,别看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但心里却生出了感慨与唏嘘。

 事实上在大明所辖各地治下,的确有那么一批致仕官员,他们的权势就是很大的,这与他们致仕前的职官密不可分,有内阁大臣致仕的,有六部高官致仕的,有诸寺各监致仕的……

 而这些还仅限于京城那边。

 在南京留守文武班底没有被朱由校废掉以前,南京这套班底也有大批致仕官员,或许他们在职时权柄不大,可这不妨碍他们罗织一个个关系网啊。

 这个关系网,是门生,是故吏,是姻亲,是友朋……

 以他们为核心或重要承载的圈子,他们是致仕了不假,可别的并没有致仕啊,或许不在那个位置,人情会越来越单薄吧,可在一些关键时刻,用他们的老脸去换的话,那是可以换来一二的。

 而在大明当前国情下,东南诸省的致仕官员,无疑是最庞大的存在,且这个特殊群体还是以宗族为纽带存在的。

 抱团。

 无处不在的抱团,这如何能不叫大明变得复杂起来。

 “卢某知道,诸位对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存有顾虑,存有担心,其实在赶来浙江之前,卢某也反复想过这些。”

 而在蒋臣思绪万千之际,卢象升看着堂内众文武,表情严肃道:“可在想到这些时,卢某就会联想起很多,东南的奴变为何会这样,相比卢某不多说,诸位也都清楚。”

 “卢某就提一点,其实有不少奴变,是不应该出现的,而这部分群体,甚至都不能被称之为奴。”

 “为了避开朝廷的赋税,他们将名下的土地挂靠在这些免税的群体身上,这其中就包括何抚台提到的致仕群体。”

 “站在这些群体的角度,他们是想以此拿出一部分钱粮来,交给这些挂靠群体,剩下的就是他们能养家糊口,甚至是置办家产的钱财。”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出现灾情,本属于他们名下的土地,就这样稀里糊涂的被低价兼并了,关键是他们还申诉无门。”

 邵捷春、何腾蛟他们的表情凝重起来。

 在浙江待这么久,对于一些事,他们如何不清楚啊。

 卢象升提及的这一项,这部分群体最后的下场,就从大明治下的子民,沦为了这些群体的佃户。

 而他们不仅要背负沉重的赋税,还要缴纳租子,这其中敢要漏掉一项,那等待他们的就是无情拷打。

 除了这种以外,还有很多形式在大明各地出现。

 他们在浙江任职,过去所做的种种,如推动集约型手工制造业,这根本目的不就是想叫他们摆脱魔窟,从而能靠自身劳作养家糊口,而非是浑浑噩噩的活着。

 “卢某再说一点。”

 看着众人的神态变化,卢象升继续道:“从战时机制明确以来,以内阁为首的中枢有司,就一直在推行各项新政,而这些新政呢,在过去较长时间内,是在各地进行试行,并取得对应成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