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9章 析出(第2页)
“朕不明白,延庆单独设镇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既有宣化府作为屏障,延庆就该划归到顺天府以增加战略纵深才对!!”
“还有,顺天府在北辖地向外扩那么多何用?定在古北口沿线不就好了?要是扩那么多的话,要设承德府的意义何在?”
聚集在御前的诸臣,听到天子所讲种种,无不是低垂下脑袋,脸上露出各异的神情。
自北直隶要明确筹设承德府、口北三厅以增加辖地纵深,与此同时要将顺天府从北直隶析出,这就忙坏了一帮文武。
毕竟这不是什么小事,大明在过去根本就没有此等先例。
‘父皇为何会如此急躁?’
在旁观政的朱慈燃,看到眼前一幕幕时,他的心底生出疑惑,毕竟当初明确此事时,是有较长一段周
期来过渡的。
可今下给朱慈燃的感觉,就好似北直隶的析出与增扩,务必要在今岁年底办成一样,这无形中会带来很多影响啊。
“行了,都退下吧。”
在朱慈燃思绪万千之际,朱由校的声音响起,“把朕提到的全都囊括进来,该进行调整的调整,该进行完善的完善,旬日后,再到御前来商榷此事。”
“臣等告退。”
御前诸臣纷纷作揖行礼。
时至今日,已无人敢挑衅今上威仪,尤其是近来中枢及地方还频有新事出现,时局变化之快,远超很多人的预期。
也恰恰是这样,使得不少人联想到了一个时期。
洪武朝!
大明开创之初,就是处在这等境遇下,谁敢对天子所做之事有所懈怠,谁敢对天子有所欺瞒,那下场是极惨的。
可虽然知晓这些,但却没有人敢提出什么。
无他。
今下的大明仍处在战时机制下,谁要是敢有所懈怠的话,那根本就没有任何斡旋的余地,就会被有司查办。
随着群臣的退下,玉熙宫安静下来。
“燃哥儿,你似有什么疑惑?”
伏案忙碌的朱由校,没有抬头,对身旁的朱慈燃说道。
“父皇,儿臣的确有疑惑。”
朱慈燃听到这话,犹豫了刹那,遂朝御前作揖道:“顺天府析出一事,北直隶增扩府厅一事,当初是明确一些调子的。”
“父皇先前曾对儿臣说过,有些调子一旦定下了,就不能轻易去更改,哪怕所处的境遇,跟最初所预判的存在一定差异,也绝不能轻易调整。”
“可这场御前廷议听下来,儿臣却觉得父皇似很心急,想要从快将顺天府析出一事定下,将北直隶增扩一事定下。”
“还有呢?”
朱由校听后,没有急着回答,而是放下御笔,看向朱慈燃说道,不过在朱由校的眼神里,闪烁着赞许的神色。
懂得思考,这是好事。
“其实对一些大臣的所想,儿臣觉得还是有道理的。”
朱慈燃想了想,开口道:“毕竟顺天府要从北直隶析出,那在地位上,就跟北直隶等省处在同一级别上。”
“如此以来的话,顺天府尹掌握的权柄就太大了,父皇您先前也曾多次教导儿臣,说权力是需要制衡与约束的,不然就会出现失衡的迹象,而一旦出现这种态势,这对国朝,对社稷而言都不是好事。”
“顺天府乃是拱卫京城的核心所在,如果说顺天府尹存在问题的话,那闹不好是会……”
讲到这里时,朱慈燃停顿下来。
朱慈燃没敢说出来。
“闹不好会怎样?”
朱由校笑笑,看向朱慈燃道:“挟天子以令天下吗?”
朱慈燃没有说话,但他的眼神表明了他的态度。
“这种事情,从跟上就不会出现。”
朱由校见状,撩撩袍袖道:“燃哥儿别忘了,在京城京郊,乃至是京畿一带,是屯驻着大批直属皇权的军队。”
“你要永远记住一点,这部分军队,是除了圣旨能调动以外,其他根本就别想调动。”
“谁说制衡就没有了?”
“在京城的京城警备提督署,新设的顺天提督,这些都是制衡顺天府尹的,当然在明面上,后者需要在一些时候,尊重顺天府尹的意见与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