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0章 熊蛮子
牵扯到国计民生的政策,必须要慎之又慎才行,朱由校无比清楚的知道一点,现阶段的大明啊,他不过是将其从病入膏肓下,给拉拽到了病重状态下,在这期间,他不能有任何的松懈,否则他过去所做一切就都白费了。
大明积攒的积弊与毒瘤,并非是朝夕间出现的,这是历代天子御极登基再到离开,每个时期之下,固然有解决一些问题的,但也有引起新矛盾,新问题的,更有甚者,在一些时期下,干脆就没有去解决,去重视,故而长此以往下吧,就演变成今日这种模样。
在天启朝以前,大明是有过一段短暂兴盛期,但这一切的一切,都源自于张居正进行的改革。
这个改革可以说是强行给大明国祚续上一些元气,恰是有这个基础吧,才有了万历三大征,才有了万历朝的兴盛,可这段时期放到一个王朝上,实在是太短太短了,而这个兴盛期,还离不开一件重要事情,即隆庆朝时期的开放海禁,恰是有了这个基础,才有了张居正的一条鞭法。
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
但一切又是很难改变的。
朱由校如果想要摆脱历史周期性,就必须要给大明做到真正脱胎换骨,而对内的辖地划分,就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举措。
这项举措,不亚于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
朱由校需要用地域的划分,来打破地方与中枢的对立关系,中枢需要对地方有更强势的掌控力度才行。
而想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要叫地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唯有真正做到这一点,才能破除掉某些固有格局。
顺天府从北直隶析出,北直隶增扩承德府、口北三厅这两件事啊,看起来仅是牵扯到了大明对于京畿核心腹地,对于漠南草原的调整与掌控,可实际上并非是这样,这同样是为大明后续针对诸省的析出与增扩,埋下了一条极深却至关重要的线!!
朱由校知道这件事急不得,需要按部就班的一步步去推,等到大明所辖诸省区划,能够真正在各地立稳脚跟,这也标志着大明新旧秩序与体系改革,算是迈向了一个重要的阶段了。
四月的京城,雨水比往年充沛不少。
西苑是一片生机盎然。
“哈哈——”
爽朗的笑声响起,打破了钓鱼台的平静。
“难怪海内外都唤你熊蛮子啊!!”
朱由校面露笑意,指着熊廷弼说道:“熊卿啊熊卿,你这脾性是一点都不知道改啊,这一路奔波赶回,累坏了吧。”
讲到这里,朱由校露出关切之色。
“陛下,您也知道臣这脾性,此生怕是很难改了。”
在朱由校的关切注视下,熊廷弼露出笑意道:“您问什么,那臣就答什么,在臣看来,漠南多地归顺我朝的草原各部,那就是要多加提防才行,不能因一战大捷,就对他们放松了警惕。”
“讲一句不好听的话,握着兵马的草原大小领主,就是喂不熟的狼崽子,想要叫他们真正归心,唯有一步步夺掉他们的兵权,拿走他们的特权,使其成为一个个空筒子王爷才成,不然的话,指不定在什么时候就会闹出事儿来。”
讲这些话时,熊廷弼的表情严肃起来。
“的确。”
朱由校双眼微眯,点点头道:“大明需要的是认同大明,心属大明的草原子民,而不是那些有着各种特权的大小领主。”
“只是鉴于今下的态势,我朝不宜在漠南一带,甚至更远的地方,去轻易的掀起大规模的征战,所以要采取多管齐下的方式去制衡,去限制才行。”
“按着当前的草原形势来看,朕其实不该将卿家从草原召回来,而是应等理藩院所行盟旗制真正施行起来,在漠南、科尔沁等地扎根下来,等黑龙江、吉林两都司彻底安稳下来,再将卿家召回来才是。”
“但如此一来的话,卿家至少要两年在漠南那边,可现如今国内的情况,朕不可能让卿在漠南待这么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