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三百二十章 喋血新城(三十二)

你想让我出钱把巴尔克捞出来?”蝙蝠侠眯起眼睛,看着对面的席勒说,“你为什么会觉得我会这么做?”

 席勒却摇了摇头,说:“你没有理由去把巴尔克捞出来,但你有理由拯救即将被州议会解散的gto。”

 “你应该知道,我一直都不赞成gto的成立吧?”

 “对,因为这是苍白骑士的主意。而他曾经陷害你入狱,并且他体内的小丑不受控制。”

 “现在这两个都不是问题了,”蝙蝠侠说,“我不赞成gto,是因为这不是一种可持续的运转方式。一旦搞砸了,将会是个大灾难。”

 “很有远见,先生。但是你打算坐视它被解散吗?”

 “为什么不呢?”

 “是的,你可以这么做。”席勒又点了点头。

 蝙蝠侠发现他和席勒说话很费劲。

 席勒并不是一个杠精。他不是那种反驳型人格,就是在想要说服别人的时候,本能地反驳对方一切观点的那种人。

 但他走了另一种极端,那就是肯定型人格。在想要说服其他人的时候,却反过来肯定对方的观点。这让你甚至找不到能够反驳他的点。

 别人都说你说得对了,你还能怎么反驳呢?

 更可怕的是,在谈判当中,表达出抗拒是为了谈条件,而不是真的打算拒绝。可席勒的态度就好像把每一次坐地起价当成了真的拒绝。

 这让人怎么谈?

 如果是别人,这谈判也不是非谈不可。可蝙蝠侠已经发现了,席勒的行动模式大概是这样的:

 他会先来找你谈谈,但实际上他并不是真的想谈。他认可的谈判模式是他开价,你直接同意,完全省略了“谈”这个过程,也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如果你不答应他第一次开出来的条件,他就视为你并不想跟他谈判。然后他就会顺理成章地开始使用谈判之外的手段来达成目的。

 通常不会是什么令人愉快的手段。

 席勒来找某人谈谈,更像是在说:“我为你准备了一个令人惊喜的大计划,现在就等谈判破裂,我好付诸实践了。”

 这一行为的内在逻辑其实就是,把一切责任都推卸给别人。

 “我来找你是讲武德,遵循先礼后兵的原则,是大大的好人。你拒绝我,是你不知好歹。那之后发生什么事都不能怪我了。”

 这样的逻辑让蝙蝠侠很头疼。

 如果席勒一开价,他就答应下来,那对方一定会要得越来越多,最后直接狮子大开口。

 可如果他想讲价,就得欲拒还迎,可是在“欲拒”这个阶段,对方就直接撂挑子不谈了,转身就整出一个大惊喜来。

 拒绝不是,不拒绝也不是。自从小丑变成苍白骑士之后,蝙蝠侠已经很久没有体会过如此两难的感受了。

 既然怎么选都不对,蝙蝠侠也只好破罐子破摔。他直接就问:“要是我不同意,你打算怎么做?”

 他并不觉得席勒会说,因为谁都知道,如果让蝙蝠侠知道了你的计划,那这计划就很难完成了。蝙蝠侠已经做好了听一些敷衍之词的准备。

 结果席勒还真的很认真地给他介绍了他的计划。

 “如果你真的不打算出手帮忙,我就只好放任事态继续发展。这样的话,gto一定会被逼迫到解散的边缘。”

 “如果这支小队还处于没钱维持运转的窘境当中,小队成员可能会有怨言,但还是会接受现实。哥谭市的市民也是如此。”

 “可是现在,gto已经获得了一大笔钱。不但如此,查拉邦家族也没有什么威胁了。他们同时拥有了自由和金钱,简直是形势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