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金光闪闪(第2页)

 在特务处总部传达到上海特情组的秘密文件中,也有要求特情组酌情帮助企业主撤离上海的讲述。

 是言语讲述,并非命令。

 按照戴春风的指示,上海特情组是最高级别的潜伏组之一,他们的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任何有可能导致暴露的行为都是不允许的。

 程千帆很谨慎,他只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很隐蔽的为撤离人员给予了一些帮助。

 一周前,去码头的货仓‘检查’货物的时候,程千帆便看到了令他无比震撼、动容的一幕。

 在苏州河上,在黄浦江上,大大小小的帆木船、小火轮,黑压压一片,如同蚂蚁一般,在拼命的运送物资和人员。

 在远端,可以看到日军军舰正虎视眈眈的注视着这一切,只要一发炮弹过来,就是船毁人亡!

 事实上,日军抢在国府前面制造了‘虹桥机场’事件,提前发动战争,也有此中原因,他们要阻止中国的工业、教育产业向腹地大迁移。

 上海《申报》报道了此事,并且发表了评论:

 “为了延续民族的血脉,我们不分老幼、不分男女、甚至是不分信仰、不分党派,走上了迁移之路。

 我们知道,这条路将会无比艰苦。

 可能是崎岖的山路。

 亦或是布满荆棘的小道。

 甚至是需要我们冒着炸弹落下的危险,攀爬高山,穿越沼泽,跨越浩瀚的江河。

 哪怕是没有路,我们也要走出一条路!

 向西,向西,向西!

 中国不会亡!”

 ……

 “为今之计,只有一个办法。”程千帆思忖良久,说道。

 “什么办法?”彭与鸥立刻问。

 “拿钱开路。”程千帆说道。

 “试过了。”彭与鸥摇摇头,“卫志荣给费力送了二十根大黄鱼,费力没有收。”

 卫志荣就是达新钢铁厂的老板。

 “少了。”程千帆皱了皱眉头,“卫志荣一向做事大气,怎到了这种生死存亡之时反倒是……”

 “卫志荣手里的钱都用来买设备和材料了。”彭与鸥说道,“他预判工厂迁移出去后的种种困难,一直在做准备。”

 “我手头上倒是有些钱……”程千帆沉吟说道。

 “绝对不可以。”彭与鸥断然拒绝。

 若是小钱,譬如说几根金条之类的,他也就点头了,但是,看目前这情况,上百根大黄鱼都不一定能满足费力的胃口,这么大一笔钱的开支,极可能会给‘火苗’的潜伏带来巨大的隐患。

 ‘农夫’同志此前离开上海之前,特别同彭与鸥进行了密谈,重点提及了对‘火苗’的保护。

 其中就特别强调一点:无论是何种原因,或者组织上无论多么困难,都不要想着从‘火苗’那里筹措资金!

 ……

 “资金的事情,我来想办法吧。”彭与鸥说道,“组织上还有一些经费,此外,卫老板也一直在向朋友筹措资金,希望可以买通费力。”

 “资金反而不是最大的问题。”程千帆摇摇头,皱眉说道,“我仔细琢磨,我们忽略了最重要的事情,现在的问题是,费力已经铁了心投靠日本人。”

 彭与鸥看着表情严肃的程千帆,明白他的担心是什么,“你是说即便是拿出了大笔钱财,费力可能也不会动心,因为其断定日本人会占领上海,他要给自己找一个新主子,所以他现在唯一之目的是讨好日本人。”

 “不得不防啊。”程千帆想了想,“以我对费力的了解,他最可能的是收了钱,却不放行。”

 两人都是愁眉、苦苦思索。

 这便是汉奸带来的巨大的危害性体现了。

 费力,公共租界的一个巡长,权利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这样一个人投靠了日本人,便立刻制造出巨大的危害。

 原因很简单,费力的辖区太重要了,卡在交通咽喉要道上。

 程千帆不得不佩服日本人行事算计之狠辣,早早的就神不知鬼不觉的运作亲日派的费力到闸北租界出任巡长。

 恩?

 程千帆心中一动。

 他脑海中好似捕捉到了什么关键信息。

 手中拿着一支刚才点燃的香烟转啊转,蓦然,他的表情一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