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一招臭棋(第2页)

 吴三桂死后,其孙吴世璠继位,改元洪化。吴国贵提议弃云南向北与清军决一死战,然而吴军诸将以马宝为首皆认为当以云南为根基以图转机,因此吴世璠放弃衡州,退入贵阳,清军趁势追击。岳乐在湖南,傅宏烈、莽依图、傅拉塔在广西,陕西提督赵良栋、平凉提督王进宝等在四川皆连战连捷,清军对吴周呈合围之势。1679年(康熙十八年)初,清军连克岳州、衡州、常德、长沙,吴国贵战死,夏国相南逃,清军占领湖南。吴周在其他战场上也是节节败退,吴世琮死于广西,王屏藩也在四川败死,吴军退入云贵二省。1680年(康熙十九年),清军将领赵良栋、彰泰、赉塔、蔡毓荣等多路大军入黔直指云南,吴世璠退守昆明,急调夏国相、胡国柱、马宝等回师增援,吴世璠与郭壮图等驻守五华山与清军作最后一搏。围城相持九个月后,清军于次年(1681年)攻陷昆明,吴世璠兵败自杀,三藩之乱至此平定。 

 吴三桂的失败其实是有多方面的因素的,最大的因素就是政治立场不定,他在反清的过程中,从忠于明朝对抗清朝,到最后自立为帝。这样反复无常让全天下人都看到了他自已最真实的嘴脸,也看出来这货在政治上真是没啥本事,其次就是战略的失误,他的军队表面看起来很强大,他选择进军江南而不是陕西,最后又让另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王辅臣结结实实的给坑了一把。最后就是经济上的困境,长期的战争损耗导致农业受到了巨大的影响,粮食短缺,而且战争就是一个吞金兽,他不得不加重赋税,导致了最后民生凋敝,还有最后尚之信和耿精忠两位藩王的倒戈,使得他的军队在经济上难以为继。反观清朝这边无论是康熙的才能,还是军事的因素包括政治的立场和外交的因素都是占上风的,所以他的失败是一开始就注定了的。所以吴三桂是前半辈子为了清朝叛变了明朝,后半辈子又叛变了清朝,所以他的政治号召力和法统性基本没有,就连后世对他的评价也不是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