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的故事云海瑞
第14章 胸怀(第2页)
后面也是这个伍子胥率领军队攻破了楚国,而且这个哥们还干了件什么事情呢?鞭尸。因为这个时候的楚平王已经死了,死了也不行,于是把他的尸体从棺材里面拿出来拿着钢鞭打了300多鞭。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施琅跟郑成功的恩怨也该了结了。
当时一些属下劝施琅对郑家子孙进行报复啊,但是施琅说,我来这是为了国家和百姓,他们归附了大清,就绝不可杀。并且呢,还向郑家保证说杀我家人的那位已经入土了,过去的事儿和你们都不相干,只要你们归附大清皇上,绝对不会杀任何一个人,这是朝廷大事儿,我能报私仇吗?,果然,这个施琅在台湾登岛之后,没有食言,不仅没杀郑家的人,还亲自祭祀雇主,并且还老泪纵横。对郑成功情深义切,是言辞恳切,赞美了郑氏父子开辟台湾表示自已是为国尽忠,对郑成功毫无怨言,并且约法三章,严抓军纪。
施琅的胸怀让康熙皇帝非常感动,当这个正式投降的捷报。传到北京,封师郎为靖海侯,世袭罔替,让他永镇台湾,这还没完。特许为施郎建生祠表彰他的功绩,台湾是拿下来了,满朝文武都建议弃首台湾的时候,施琅据理力争认为台湾必须守,他说台湾乃东南七省门户,朝廷的赋税主要靠的东南,如果这个东南不定的话,那会影响这个朝廷的收入,收入影响的话那后果不堪设想。
漕运海运都会有影响,所以台湾必须守。如果台湾弃守成了无主之地,那外国人就会在台湾建立殖民地,弱小的郑克塽好对付,但是如果换成了这个船坚炮利的红毛夷(荷兰鬼子)。再想拿回台湾就太难了。康熙皇帝听取了施琅得意见,到了康熙23年。清廷于1684年设立台厦道,与厦门共署,并同时隶属于当时的福建省。道为清朝行政区划之一,其地位在省与府之间,而总管厦门与台湾的台厦道道署设于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