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活佛(第2页)

 这样的成长速度啊,让康熙皇帝感觉到了强烈的紧迫感啊,尤其是在三藩之乱前后,大清北方兵力十分空虚。所以清政府迫于形势,也会偶尔开放边贸,以此来安抚准噶尔。直到康熙27年啊,也就是公元一六八八年,葛尔丹认为准噶尔周边的局势已经趋向平稳啊,于是趁此时机引兵三万,开始动手了,就伸到了东边儿的这个这个喀尔喀蒙古,为什么选择喀尔喀呢?是因为之前这个地方曾经发生了内乱,现在的人们是人心不齐。所以选择了喀尔喀而且噶尔丹想东进的话这是必须要征服的部落。 

 由于这个准噶尔的这个士兵作战勇猛出战就大获全胜,所以这个喀尔喀的蒙古土谢图汗部这些首领就只好率部南下。向南呢,就投入到了大清的怀抱,不过这个噶尔丹啊,还没来得及庆祝,这次胜利后院儿起火了,他五哥僧格俩儿子长大成人,于是,就趁着这个噶尔丹东进的时候谋划政变。噶尔丹得知这个消息就是气坏了我在前线奋勇杀敌,你俩小崽子居然在后面捅刀子。没辙,只好停止追击喀尔喀部然后呢?就匆忙结束了战争,回到这个科布多的营地。 

 这噶尔丹就直接把这个小侄子给宰了了,他正准备把大侄子策妄阿拉布坦也干掉的时候。这消息呢走漏了策妄阿拉布坦只好率领手下的人西逃到了博尔塔拉之地。在那儿,招募了一些散民,逐渐就控制住了准噶尔的基本领地天山北麓。并且呢,把噶尔丹就排挤在了这个科布多及其以东地区,并且他还与康熙皇帝合作,想彻底打败他的叔叔噶尔丹。这么一来,噶尔丹无法返回准噶尔故地,只能在漠北,漠南,蒙古这片地区活动。但是这件事儿并没有浇灭噶尔丹统一蒙古的热情。经过一年的休整,康熙28年12月啊,噶尔丹又亲率两万大军离开科布多,再次踏上东征喀尔喀的路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