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的故事云海瑞
第25章 御门听政
如果你一个皇帝只是会学习的话,那你可以做一个大儒,但是估计这个国家你治理的也就不怎么样了,如果把皇帝干好的话还得有一个本事,那就是处理政务的能力一定要强,那么就不得不说下康熙皇帝的勤政了。
他是满清入关后的第二位皇帝,那个时候的中国是百废待兴,需要发展民生,社会也是急需安定,那时候的民族矛盾刚刚有点好转,国防边疆也需要加强,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玄烨去完成。
他在位61年是历史上在位时间最久的皇帝,他勤于政事,六十年如一日的处理政事,它突出一个勤奋,他早上起的特别的早,大概四五点钟就得起床,晚上睡的也比较晚,正常皇帝是晚上九点左右就要睡觉了,但是他曾经整宿整宿的不睡觉批阅奏折,对于大臣们的请示和汇报,康熙是有问必答,并且是案卷不过夜。从不拖延。他处理政事也是非常的认真,他可不是那种只管大事不管小事的随手掌柜,他曾经说过,皇帝处理的事情没有小事,可能在我看来这是个小事情,但是放在了外面,一件小事处理不好,可能立马就天下大乱了。而且也有可能当时看不出来会有什么问题,后面这件事情是有后遗症的。不注意小事,大事也做不好,所以他从来不会疏漏任何一件事情,甚至有些大臣的错别字康熙也会给指出来,可见心思非常的细腻。
康熙不仅自已是勤于政事,他对于臣下要求也是极为严格。如果要是学习的话,那得有个榜样,如果这榜样是当代人的话,那人没有不犯错的,况且可能还会有居心叵测之人,故意陷害榜样。所以康熙找了个古人,来做大臣的榜样,谁呢?诸葛亮,这下子臣子找不到一点弱点,特别是诸葛亮的那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让大臣是时时记在心中。如果有的大臣在政事上偷奸耍滑,康熙是非常痛恨的,如果是因为拖延不办,导致文件堆积,并且发生了民怨的话,康熙是绝不会姑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