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千古一帝(第2页)
由于他的判断力下降导致矛盾就越积越多,那么康熙朝晚期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呢?
第一个矛盾就是朋党之争,当然了,咱们现在说的党争,并不是这个八爷党,四爷党之间的矛盾,而是满汉大臣之间的矛盾。以至于后来皇上每次让大臣们在朝堂上议事,不是以这个政见不同来站队,完全以满汉来分别。满族大臣说往西汉族大臣绝对持相反的意见,肯定说往东哪怕自已党内政见不同,也一定会团结起来,同仇敌慨,那你说。这还讨论啥啊。不用说也知道结果是啥,争来争去,最后只能皇上自已拿意见。
第二个呢,康熙末年,西部乱局,康熙五十六年公元一七一七年,准嘎尔部首领策妄阿拉布坦大举入侵西藏,策妄阿拉布坦这个人不知道你还有印象没有啊?噶尔丹的大侄儿啊,后来呢,把噶尔丹老家给偷了的那位策妄阿拉布坦,他占领西藏之后,杀死了和硕特部最后一位汗王拉藏汗。然后消息就传到了清廷,康熙皇帝马上命令肃亲王豪格的孙子平逆将军延信。率兵自青海入西藏,然后任命这个十四阿哥为抚远大将军王,跟延信一起去攻打策妄阿拉布坦。最终策妄阿拉布坦被击退,西藏正式成为大清领地,十四阿哥因此立下大功,声名远扬。其实除了这个延信和老十四,还有一位大将在西南战争当中表现出色。那就是四阿哥的左膀右臂,后来威震西北的年大将军年羹尧,他也是一个重要的人物,后面我会继续介绍。
康熙皇帝作为一位伟大的君主,他的昏庸在他晚年时期的表现中不可避免地显现出来。这个在历史长河中曾经被赋予千古一帝美称的君主,他的衰老和疲惫也暴露了他的弱点和局限。对于个人来说,焦虑和压力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累积,这需要我们学会寻求帮助和调整自已的节奏。
而对于君主来说,康熙皇帝的晚年昏庸也提醒我们权力和权谋的陷阱,以及对于决策和执政的思考和坚持。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一个伟大的君主也会因为权力的滥用和疲惫而迷失方向,最终导致国家的衰退和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