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第2页)
打从一开始呀,十三爷就一门心思只想做个老老实实、本本分分的亲王。雍正刚即位那会子,一口气立了四个辅政大臣,头一个就是十三爷,第二个是隆科多,第三个是允禩,第四个是允禩的跟班马齐。这四个人里头,雍正能信得过的也就只有十三爷啦。隆科多呢,那可是帮着雍正登上皇位的大功臣,在当时的情形下,雍正不得不拉拢着点。至于允禩嘛,他的党羽众多,雍正提拔他也是为了稳住大局。后来雍正回忆起这段往事的时候就说了:“刚开始辅政的时候,阿齐那那家伙心怀不轨,扰乱国家,隆科多呢又仗着自已的功劳作威作福。实际上呀,只有怡亲王一个人在那稳稳地站着,镇住了场面,才让那些奸诈邪恶的人没法得逞。”
十三爷这个人是非常会做人的。雍正考虑到他平时非常节俭,援引康熙年间分封亲王每人每年二十三万银两的例子,给他二十三万银两。他坚决不肯接受,雍正再三颁发谕旨给他,他不得已接受了其中十三万两,余下的十万两说什么也不肯要。雍正另行施恩,准备扩充他的警卫队,他也坚决不接受。后来,雍正又要增加他的待遇,他又不接受。雍正在心里感慨:真是个好弟弟啊!这两兄弟在治国方面配合得非常默契,雍正是个很难相处的人,之所以有这种配合,跟十三爷的智慧是分不开的。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让十三爷为自已寻找墓地,雍正信佛,相信灵魂不灭,所以对建造陵寝格外重视。他想找一块上好的风水宝地,这种事只能交给十三爷。
十三爷于是带着一干人等,跋山涉水,像风水先生一样实地勘探。第二年春,在九凤朝阳山看到一块墓地,雍正也觉得可以。后来开工之后,发现土地中杂有沙石,雍正不满意了,说规模虽大,但里面夹有沙石,不可用。十三爷于是继续寻找,发现遵化没有理想的陵地,便来到易县的泰宁山太平峪,找到了一块上好的陵地。十三爷上奏说:“这块地是乾坤聚秀的地方,阴阳在这里汇聚,龙穴砂水,无美不收,形势理气,诸吉咸备。”雍正这才觉得满意。十三爷这次又立功不小,雍正决定在自已的万年吉地中赏赐一块“中吉”之地给他。
十三爷听了,不但没有高兴,反而非常惶恐,他说这块地只有大富大贵之人才能享用,自已只不过是一个臣子,绝对不能在帝王的陵寝上修建坟墓。十三爷是多么明智的一个人,雍正是否真心赏给他不得而知,但他如此回应确实很讨帝王的欢心,可以这么说老十三是把雍正的脉给摸准了。后来十三爷在涞水县境内为自已找了一块平善之地作为墓地,认为像这样的墓地才适合自已,奏请雍正批给自已。雍正答应了他,接到圣旨后,十三爷高兴得手舞足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