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科举

 短短几年,浙江大治。百姓安居乐业,五谷丰登,六畜旺兴,老百姓啊,都喜欢这个李大人啊,当然,天不怕地不怕的李卫,也并不是什么蛮不讲理的人。他这个人三观很正,虽然自已没读过多少书,但却非常尊重读书人,也很理解底层人士的处境,康雍乾三代文字狱比较频繁。浙江啊,文人书生又多,无法避免成为一个矛盾的集合点啊,所以雍正一怒之下停止所有浙江人参加科举考试,以作惩处。大批浙江文士前途被阻。许多寒门子弟,苦读十数年,却扣门无路。李卫作为雍正的心腹,本该是和雍正一条心。但他身为浙江父母官,还是为本地人着想的。 

 李卫李大人那是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所以对文人那叫一个敬重。他一瞧这样下去可不行,为了能早点恢复科举,那是三天两头就往基层跑,听听文人的呼声,调解调解各种矛盾。还时不时地去瞅瞅那些受牵连但还没定罪的文人,要是发现有啥问题,立马就训导,责令改正。表现好的文人呢,就把他的事迹给记录下来归档。就这么过了一年,朝廷派来的官风整俗使王国栋,看到这些档案材料后,那是感动得不要不要的。这官风整俗使啊,就是专门巡查地方官风和民风的,光听这名字就知道啦。所以呢,王国栋就和李卫一起上奏朝廷,替浙江的文人说了好多好话,强烈要求恢复浙江文士的乡试。 

 那雍正皇帝呢?这时候也没那么大火气啦,这事儿就算翻篇儿啦。两位大臣好言好语地劝。行嘞,恢复就恢复吧,这可给了浙江的文人们一个绝佳的机会呢!在古代,科举考试那可是普通老百姓出人头地的唯一途径啊。只有考上了,才能走上人生巅峰。不过呢,这科举制度可不是那么好闯的。要是跟现在的高考比一比,你去参加同样的考试,除非你是个天才,不然想拿个好名次可太难咯。可谁能想到呢,第二年殿试的时候,那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竟然全都是浙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