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当官的典范(第2页)
雍正这么宠幸李卫,就招来了不少官员的嫉妒。加上这个李卫啊,他粗人这人很粗鄙啊,官场的规矩他不讲称呼,上官没事,他就老高老李小王就这么胡叫,所以李卫这么一胡来老高老李。老王这么一呼叫,很多地方大员就很不爽,但是告状没用,甭管什么官员是吧?你往上告状,皇上直接就忽视了啊,对李卫的批评,皇上一概无视。甚至在朱批当中,皇上亲笔写李卫,粗率狂纵人所共知者,何必介意?朕取其操守廉洁,勇敢认事儿。李卫是个粗人,我知道是吧?这事儿大家都知道,地球人都知道,朕都不介意,你们介意个毛线呐!所以这帮大臣一看行了。人家就这么这么玩儿都行是吧?那得了,只好作罢。
从雍正重用李卫这件事儿上,就可以看出来,雍正朝唯才举贤的用人风格。哪怕是不同政见的大臣,雍正照样用,比如朱轼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清朝著名的史学家,他在朝的时候一直和群臣唱反调。比如火耗归公,他反对,但是雍正皇帝一直提拔他,任他为文华殿大学士,教育未来的这个皇帝弘历,另外呢,太原知府反对火耗归公,雍正皇帝马上提拔他当广西按察使,后来呢,成为巡抚。过去一说雍正用人,那基本上就说啊,雍正总是用他潜邸时代的旧臣,就他当雍亲王的时候,谁跟他关系好,他就用谁啊,其实真错怪他了。他是用了不少旧臣没错,但是也绝不抵触接受新人,只要你不是朋党,不跟我争皇位,不管政见如何不同基本能容纳。李卫,确实啊,非常幸运。乾隆上位之后,没有得到什么打击,那到了乾隆三年,因病去世,年51岁啊,乾隆帝按照总督礼下葬了李卫啊,谥号敏达。
但多年之后,乾隆南巡见这个西湖花神庙里立着李卫和妻妾的神像号湖山神位乾隆就不高兴了啊,最后命令撤像烧毁,所以幸亏李卫死的早啊,如果在他死之前被乾隆知道这件事儿,那不知道还能不能得善终啊?
办事能力强,不畏权贵和重视文化这三点是李卫能在雍正一朝一直受宠的原因,第一个不用说了,哪个当权者要的都是人才,没有人想要奴才的,就像当年的白崇禧说蒋介石用人只会用奴才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他的失败了,像我们的毛主席他用人就是谁有能力谁上无论这个人是什么样,典型的就是上将许世友,之前他是曾经跟主席对着干的,后来被主席的大度和能力所感动,成为了毛主席一辈子都信赖的将军,在主席的葬礼上只有他可以带枪进入,可见当时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