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文字狱(第2页)

 对于曾静呀,雍正帝不仅没杀他,还让他带着《大义觉迷录》到处去讲,宣传这本奇书,这一招可真是妙啊!现在曾静在全国各地讲着和以前完全不同的想法,也不知道他心里是啥滋味。相比之下,吕留良就惨多啦,他的著作全被销毁,家产也被没收,还被发配到宁古塔去了。他的弟子要是敢私藏吕留良的著作,一旦被发现,不是被处死就是被发配。为啥康熙要收拾吕留良呢?主要是他宣传的东西太过分啦!吕留良不停地宣传反清复明,写书也不用清朝的年号,还公然辱骂清朝的历代君主。说真的,这种行为在哪个朝代都是要被灭九族的,雍正只是把他发配了,这已经算是很仁慈啦。再看看《大义觉迷录》,哇,这可真是一本了不起的著作,雍正也靠着这本书成为了中国的“哲学王”,一代大思想家呢!这本书主要阐释了两个问题:一是自已即位的合法性以及对“十罪”的反驳;二是对“华夷之辨”的驳斥,这才是它思想的精华所在呀! 

 吕留良等明朝遗老们想尽办法否认清朝的正统地位,雍正可不干了,在书里跟他们展开了激烈辩论,宣称正统可不是看民族,得看“德”,“只有有德的人才能当天下之君”。雍正说清朝的江山那是从李自成手里抢来的,“咱大清得天下,可不是篡位,是从闯贼那得来的,不是从明朝那得来的。”还觉得明朝政治乱糟糟的,早就不得民心,也没了天命。雍正觉得,清朝建立到现在,天下越来越太平,都出现盛世啦,这就是“德”的体现。吕留良他们还说应该恢复儒家提倡的“封建制”,搞井田制,实现大同。雍正可不这么想,他觉得贫穷不是土地私有制的锅,是社会的问题。土地兼并、贫富不均的现象又不是清朝才有,历朝历代都有。而且分封制、井田制早就被历史淘汰啦,不适合现在的社会发展。吕留良他们还特别强调要严守“华夷之辩”,觉得蛮夷就是禽兽,不是中国人。这种观念老早就有了,从春秋时期就有了,带着浓浓的民族歧视。雍正帝可站得高看得远,全面反驳他们,他说“行人伦”的就是人,“灭天理”的就是“禽兽”,咋能用华夷来区分“人禽”呢。